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2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超声心动图,心脏健康早知道 - 数字报刊系统 射频消融后,如何让你的心跳更“稳” 高血压用药,这些误区要避免 神经内科专家为你解答失眠相关问题 超声心动图,心脏健康早知道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声心动图,心脏健康早知道

作者:北海市人民医院 赖春华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尤其是关于心脏这个生命发动机的健康状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一项无创、安全且强大的医学检查技术——超声心动图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是如何成为我们心脏健康的早期预警系统的。

一、什么是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心脏检查手段。它巧妙地利用超声波回声的原理,使其透过胸壁以及周围的软组织,精确地测量心脏数据和观察心脏富有规律的周期性活动。当超声波与心脏组织相互作用后,反射回来的回声被仪器接收并转化为图像信息,在显示器上呈现出心脏各结构随着时间而产生的相应活动情况,这些活动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一目了然,并且还能用专业的记录仪完整地记录下来,为医生准确诊断心脏疾病提供了关键依据,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发现潜在病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超声心动图能告诉我们什么?

1.心脏的结构:就像检查房子的结构一样,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心脏的四个房间(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的大小是否正常,墙壁(心肌)厚度是否增厚,以及心脏瓣膜是否完整无损。通过测量心脏的大小和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医生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扩大或肥厚等异常情况,这些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

2.心脏的功能:心脏不仅要有完整的结构,还得有强劲的工作动力。超声心动图能评估心脏的泵血能力,看看每次跳动能泵出多少血液,以及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是否顺畅。通过测量心脏的射血分数(即每次心跳泵出的血液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比值),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工作效率。

3.瓣膜功能:心脏瓣膜就像单向阀门,确保血液在心脏内按正确方向流动。超声心动图可以检测瓣膜是否关闭不严(反流)或开启不畅(狭窄)。瓣膜问题可能导致血液回流或心脏负担加重,进而影响心脏功能。

4.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观察血流速度、涡流等,医生可以进一步分析心脏的功能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例如,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医生可以测量血流速度,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狭窄或阻塞。

三、哪些情况下需要做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因其无创、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脏疾病的诊断、评估及随访中:

1.胸痛、气短:当你有不明原因的胸痛或呼吸困难时,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排除心脏疾病。

2.心律异常:感觉心跳异常快速、缓慢或不规则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快速了解心脏节律和结构。

3.心脏病家族史:如果你有家族遗传性心脏病史,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4.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这些疾病可能悄无声息地损害心脏,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心脏健康的重要手段。

5.术前评估:某些手术前,尤其是涉及心脏或大血管的手术,超声心动图是必不可少的评估工具。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过程是怎样的?

别担心,超声心动图检查既简单又舒适:

1.准备阶段:通常不需要特殊准备,但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女性可能需避免穿着连衣裙。检查时,您需要左侧卧位躺在检查床上,部分切面还可能需要平躺屈膝。

2.检查过程:医师会在您的胸部放置一个称为探头的小装置,它会发出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探头会在不同位置移动,以获取心脏的全面图像。整个过程通常只需10-20分钟,期间您可能需要深呼吸、屏气或改变体位以配合检查。

3.结果解读:检查完成后,医生会仔细分析图像,并撰写报告。之后,您会收到结果,并与医生讨论,了解心脏的健康状况及可能的后续建议。

五、超声心动图的安全性

超声心动图使用的是超声波,这是一种无辐射、无害的检查方式,对孕妇和儿童同样安全。因此,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放心接受这项检查。

六、超声心动图的局限性

虽然超声心动图功能强大,但它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对于某些非常微小的结构异常或血流变化,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成像技术(如心脏MRICT)来辅助诊断。此外,检查结果的解读也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

七、关爱心脏,从日常做起

了解了超声心动图,我们更要意识到,维护心脏健康不仅仅依靠医疗检查。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心脏疾病的关键: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定期体检,都是对心脏最好的呵护。

总之,超声心动图就像是心脏的透视镜,让我们能够早发现、早干预心脏问题,守护生命的律动。在关爱心脏的道路上,让我们携手前行,用科技的力量,让心脏健康早知道,让生活更加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