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2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揭开脑卒中的神秘面纱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应对儿童哮喘 揭开脑卒中的神秘面纱 宫外孕,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中风,从调整生活习惯开始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开脑卒中的神秘面纱

作者:来宾市人民医院 覃香


在我们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中,有一个无声的杀手正悄悄逼近——脑卒中。它不分年龄、不论性别,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据统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其突发性和严重性让人不寒而栗。然而,正是这样一种看似遥不可及的疾病,其实离我们并不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脑卒中的神秘面纱。

一、脑卒中基础知识概览

1.定义与类型

脑卒中,俗称 “中风”,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分为两大类:缺血性卒中(脑梗),占所有卒中的约80%,由于血管堵塞导致血液无法到达大脑某部分;出血性卒中,则是由于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组织或周围空间。

2.风险因素

脑卒中的发生并非偶然,它与多种生活方式和健康问题紧密相关。高血压是首要风险因素,其次包括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以及家族遗传史。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群体中也出现了脑卒中病例增加的趋势。

3.影响人群

脑卒中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风险确实增加,但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也让年轻人面临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因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重视脑卒中的预防。

二、脑卒中离我们有多远?

1.数据揭示的严峻现实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遭受脑卒中侵袭,其中不乏因此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案例。在中国,脑卒中已成为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高发病率和致残率令人震惊。这些数据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们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的故事。

2.日常生活中的警示信号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忽视基础疾病的管理,都是脑卒中风险悄然增加的“幕后推手”。许多人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下,可能已经处于脑卒中的高风险之中。

3.预防胜于治疗的智慧

面对脑卒中,最好的策略是预防。通过控制上述风险因素,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记住,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从我做起。

三、几个关键症状要留心

1.FAST原则:快速识别的金钥匙

(1)  Face(脸):观察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一侧嘴角下垂或眼睛闭合不全。

(2)  Arm(手臂):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下垂。

(3)  Speech(言语):让患者说话,注意是否清晰,有无含糊不清或难以理解的情况。

(4)  Time(时间):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时间就是生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

2.其他不容忽视的症状

(1)  视力模糊: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可能是脑卒中的先兆。

(2)  剧烈头痛: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尤其是伴有恶心、呕吐,应高度警惕。

(3)  行走不稳:平衡感丧失,走路不稳或频繁跌倒,也是脑卒中的可能表现。

(4)  意识丧失:突然昏迷或意识状态改变,是最严重的症状之一,需立即就医。

3.症状背后的警示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是大脑某个区域血液供应不足或出血的直接反映。及时识别并就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细胞损伤,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

四、如何应对与预防

1.紧急应对措施

保持冷静:首先保持患者平躺,避免头部过度移动。

松开衣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松开紧身衣物。

避免自行用药: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包括降压药或阿司匹林,除非医生指示。

迅速求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详细说明患者情况,等待专业救援。

2.日常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以蔬菜、水果、全谷物为主,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控制盐分和糖分。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健康。

戒烟限酒:烟草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应完全戒除;酒精摄入应适量,男性每日纯酒精摄入量最好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管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应定期监测并遵医嘱治疗,保持指标在理想范围内。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高风险人群,应每年进行至少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项目。

结语

脑卒中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脑卒中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如果出现脑卒中的症状,要及时就医,争取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治疗,以降低脑卒中的危害。让我们共同关注脑卒中,守护我们的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