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控好餐后血糖,这样吃比吃药还省心 - 数字报刊系统 关节炎症,MRI能“洞察秋毫”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护腰小妙招 控好餐后血糖,这样吃比吃药还省心 嘴里长了黏液腺囊肿,这样处理更省心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控好餐后血糖,这样吃比吃药还省心

作者: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杨瑾瑜

刚吃完饭就犯困、眼皮沉重,一测血糖数值偏高;按时吃降糖药,餐后血糖却忽高忽低;为控糖不敢吃主食和水果,饿到心慌反而更想吃甜食……很多人被餐后血糖问题困扰,其实选对食物、吃对方法,就能让餐后血糖稳稳的,比单纯依赖药物更省心。

长期餐后血糖高,不仅会加速血管硬化,增加脑梗、心梗风险,还会损伤肾脏、神经,引发手脚麻木、视力下降等并发症。今天就用通俗易懂的话,聊聊怎么通过“吃”控好餐后血糖,糖尿病患者和高风险人群都能轻松学会。

餐后血糖为啥会高

咱们吃的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消化后会变成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就像“搬运工”,负责把血液里的葡萄糖运进细胞吸收利用。若饮食搭配不当,如一顿吃很多白米饭或喝甜饮料,葡萄糖短时间内大量生成,胰岛素忙不过来,多余的葡萄糖就会留在血液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正常情况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超过11.1mmol/L要警惕糖尿病;即便没到糖尿病程度,餐后血糖经常偏高也会损伤身体器官。所以控糖关键在“吃”,不是少吃,而是会吃。

揪出“升糖陷阱”

很多人控糖难,是不小心踩了饮食“升糖陷阱”,这些吃法要避开:

主食“精多粗少”:顿顿吃白米饭、白面条、白馒头等精制碳水,消化快,葡萄糖迅速释放到血液,餐后血糖“猛涨”。如吃一碗白米饭,餐后血糖可能半小时内飙升,而吃一碗杂粮饭,血糖上升速度会慢很多。

进餐顺序颠倒:先吃主食、再吃菜、最后喝汤,主食最先被消化吸收,血糖最先升高;汤泡饭或粥煮得烂,食物糊化程度高,消化吸收快,升糖速度翻倍。

零食“隐形高糖”:饭后吃蛋糕、饼干,或吃荔枝、榴莲等高糖水果,会额外增加糖分负担,让血糖回升;饭后喝甜饮料、奶茶,更是直接“喝糖”,血糖想不高都难。

进食“狼吞虎咽”:吃饭太快,大脑来不及接收“吃饱”信号,易吃撑;食物没充分咀嚼,消化吸收快,血糖快速升高。

烹饪“高油高盐”:常吃油炸、红烧食物,如炸鸡腿、红烧肉,油脂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难被细胞吸收,间接导致血糖升高;过多盐分损伤血管,加重血糖高对身体的伤害。

控餐后血糖,这样吃最有效

想控好餐后血糖,不用刻意节食,记住这5个步骤:

第一步:调整进餐顺序

这是控餐后血糖最关键且易做到的一步。正确顺序是先吃蔬菜,其膳食纤维能延缓葡萄糖吸收;再吃蛋白质类食物(肉、蛋、豆制品),优质蛋白增加饱腹感,减缓血糖上升速度;最后吃主食。这样血糖不会猛涨,而是缓慢上升。

第二步:选对主食

把精米白面换成一半左右的杂粮,如燕麦、糙米、藜麦等,和精米一起煮成杂粮饭、杂粮粥。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升糖速度慢。还要控制主食量,每餐主食量约“一个手掌心大小(不含手指)”。若吃了高淀粉蔬菜,如土豆、山药,要相应减少主食量。

第三步:搭配优质蛋白与蔬菜

每餐要保证有足量蔬菜和优质蛋白质。蔬菜选绿叶菜、菌菇类、瓜茄类,每餐量约“一个拳头”,最好能吃到200-300克。蛋白质选鱼、虾、去皮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每餐量约“一个手掌心(不含手指)”。

第四步:注意烹饪与调味

烹饪方式选蒸、煮、炖、凉拌,避免油炸、红烧、糖醋。调味少用糖、蜂蜜、蚝油,可用葱、姜、蒜等天然调料提味。别把粥煮得太烂,若想喝粥,就煮“杂粮粥”,保持一定颗粒感。

第五步:控制进食节奏

吃饭别着急,每口饭咀嚼15-20次,让食物充分咀嚼,减轻肠胃负担,让大脑有足够时间感知饱腹感,避免吃撑。慢慢吃既能享受食物味道,又能帮助控糖。

这些细节帮你稳血糖,少走弯路

一是合理安排加餐。两餐间隔久,上午10点、下午3 - 4点饿时可加餐,选黄瓜、小番茄等低升糖食物,缓解饥饿且不致血糖大升,还能防下一餐暴食。

二是选对水果适时吃。血糖稳定时,在两餐间吃苹果、梨等低升糖水果,每次“一个拳头”大小,忌荔枝、榴莲等高升糖水果。

三是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每日喝1500 - 2000毫升温水助代谢,不喝甜饮、奶茶、果汁,想喝有味道的可选不加糖蜂蜜的淡茶。

四是监测餐后血糖,找到适合自己的吃法。

控好餐后血糖不难,不用“饿肚子”,也不用依赖太多药物。记住“先菜后肉再主食,粗细搭配慢进餐”,选对吃法、做好监测,血糖就能稳稳的,身体更健康、更省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