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世界里,有一条至关重要却常常不被大众熟知的 “隐秘通道”—— 透析管路。它虽纤细,却承载着生命的希望,源源不断地为身体清除毒素,犹如患者的 “生命线”。然而,这条生命线的顺畅运行,离不开精心的日常维护。今天,就带大家一同揭开透析管路维护的神秘面纱。
保持卫生,预防感染
保持透析管路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1.手部卫生:在接触透析管路前,务必彻底清洁双手,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或肥皂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操作,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2.淋浴与防水:淋浴时,使用透明防水贴膜覆盖管路出口及周边皮肤,确保水不直接接触管路,沐浴后立即检查并更换湿润的敷料。避免盆浴,减少感染风险。
3.敷料更换:根据医疗团队的指导,定期更换无菌敷料,通常为每周2~3次,或根据敷料潮湿、污染情况灵活调整。更换时,遵循无菌原则,使用一次性手套,由内向外轻轻移除旧敷料,避免牵拉管路。
4.皮肤清洁:每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清洁置管区域皮肤,保持干燥,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
观察导管,及时处理
每天需检查导管出口处是否有渗血、渗液,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同时,要评估导管周围皮肤是否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必要时可用碘附涂擦或按医嘱加强护理。确保透析管路固定牢固,防止移位或脱落,若发现导管部分突出,不能自行处理,应立即就医。此外,导管管夹和肝素帽需保持关闭状态,以防漏血、进气等意外情况发生,确保透析治疗的安全与有效。
避免牵扯,妥善固定
透析管路因其体内位置的特殊性,对日常护理有着严格的要求,关键在于避免过度牵扯,以防导管脱落或损伤。在日常穿着上,患者需特别注意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套头式或紧身衣物,以减少在穿脱过程中对透析管路的牵拉。对于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应限制下肢弯曲不超过90度,以免过度活动导致导管扭曲、打折甚至脱落。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在睡眠时应尽量采取仰卧或向对侧卧的姿势,以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对导管的影响。在透析期间,妥善固定导管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会使用专门的胶带或绷带将透析管牢固地固定在皮肤上,同时确保固定力度适中,既稳固又不影响血液循环。
合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透析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导管脱落和感染的风险。
1.卧床休息:患者应尽量减少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尤其是在置管初期。
2.日常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日常家务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导管脱落。
3.注意保护:在穿脱裤子或衣服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透析管路,避免不慎将导管拔出。
定期维护,专业操作
透析管路的定期维护需要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抗凝药物:护士在无菌技术操作下,每周注入管内抗凝药物封管3次,并更换覆盖伤口及包裹管口的纱布敷料。对于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如透析间隔3~4天,即便中间不做透析治疗,也应到医院重新封管换药一次。
2.维护记录:每次维护操作后,应在透析记录中记录维护的日期、时间、操作内容等信息。如有异常情况,也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3.专业培训:患者和家属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透析管路的维护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在透析管路维护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
1.感染迹象:每日测量体温,如有体温升高或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发热、疼痛等导管感染迹象时,应及时就诊。
2.导管脱落:如果导管不慎脱落,应立即以原有敷料内面覆盖原留置导管处的伤口,以手按压止血30分钟,并及时到医院请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出血情况:如果发现导管留置处敷料渗血,应先压迫出血点半小时以上。如仍有出血,立即至医院就诊。
总之,透析管路的日常维护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保持卫生、观察导管、避免牵扯、合理休息、定期维护以及及时就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为广大透析患者和家属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