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胃肠外科手术前,怎么清肠不遭罪 - 数字报刊系统 胃肠外科手术前,怎么清肠不遭罪 丙肝抗体检测,揪出隐形感染者 综合治疗助中风吞咽困难患者重享美食乐趣 ECMO联合IABP——心脏的双重守护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胃肠外科手术前,怎么清肠不遭罪

作者: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人民医院 陈广福

手术前的肠道准备是胃肠外科手术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彻底清空肠道内容物,降低术中感染风险,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然而,不少患者对“喝泻药”“反复跑厕所”的经历心有余悸,甚至因恐惧清肠而延误治疗。其实,掌握科学方法,清肠过程完全可以更舒适、更高效。

清肠不是"灌水比赛":理解原理才能从容应对

为什么必须清肠

肠道内残留的粪便、气体是手术感染的“隐形杀手”。据统计,未彻底清肠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比规范清肠者高3倍。

清肠不仅能减少术中污染风险,还能避免肠管膨胀影响医生操作,降低肠穿孔、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泻药≠暴力排空

现代清肠方案多采用等渗电解质溶液(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其原理是通过大量液体冲洗肠道。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钠、钾等电解质,避免传统泻药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

这类药物不被肠道吸收,安全性高,连孕妇、儿童都能使用。

时间安排有讲究

清肠通常在术前1天进行,过早可能导致肠道重新积存内容物,过晚则可能因患者疲劳影响手术耐受。

具体时间需遵医嘱,一般建议上午手术者前日下午开始,下午手术者当日清晨进行。

四步走战略:让清肠变成可控流程

第一步:药物准备——选对方案是关键

剂型选择:目前主流清肠药分为粉剂(需冲泡)和口服液两种。粉剂价格亲民但需自行调配,口服液开盖即饮更便捷,适合老年人或操作不便者。

温度控制:药液温度建议保持在37-40℃,接近体温可减少肠道痉挛。可用恒温水壶加热,避免过热破坏药效或过冷刺激肠道。

分次服用法:将2000ml药液在2小时内分4-5次饮用,每次间隔20分钟,配合缓慢走动促进肠蠕动,比“一口闷”更易耐受。

第二步:饮食管理——术前3天就要管住嘴

术前3天:停用带籽水果(如火龙果、草莓)、粗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这些食物残渣易附着肠壁。

术前1天:早餐可食白粥、软面条,午餐改为清流质(米汤、藕粉),晚餐禁食。糖尿病患者可选择无糖型营养粉维持能量。

避坑指南:切勿因饥饿偷吃面包、饼干等固体食物,哪怕一小块也可能导致清肠失败,需重新准备。

第三步:运动辅助——让肠道动起来

顺时针按摩:仰卧位,以肚脐为中心,用掌根顺时针画圈按摩,每次10分钟,每小时1次,可刺激肠蠕动。

膝胸位练习:跪在床上,臀部抬高,胸部贴近膝盖,保持5分钟后平躺,利用重力帮助气体和粪便向下移动。

排便时:采用“蹲姿排便法”,脚踩小板凳使膝盖高于臀部,模拟自然排便姿势

适度活动:服药期间每30分钟慢走5分钟,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肠麻痹。

第四步:过程监测——这些信号要警惕

正常反应:服药后1-2小时开始排便,初始为成形便,逐渐变为黄色水样便,最终呈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固体残渣。

异常情况:若出现剧烈腹痛、腹胀难忍、呕吐不止或排便带血,需立即停止并联系医护人员。

效果评估:手术当日晨起需排尽残余液体,护士会通过观察排泄物性状或使用肠道准备评分表进行评估,不合格者可能需追加清肠。

避开三大误区:让清肠不再遭罪

误区:泻药喝得越多越干净

过量饮用会导致严重脱水,表现为口干、尿少、皮肤弹性下降。正确做法是按说明书或医嘱剂量服用,一般成人总量不超过4000ml。曾有患者自行加倍药量,结果引发低钠血症,术中出现心律失常。

误区:清肠期间绝对禁水

服药间隙可少量饮用清水(每次不超过50ml),避免脱水。但需严格禁止饮用牛奶、果汁等含渣液体,这些物质会干扰清肠效果。糖尿病患者可用温水送服降糖药,但需提前与医生沟通调整剂量。

误区:清肠后就能大吃大喝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需要时间,过早进食固体食物可能引发肠梗阻。通常需待肛门排气后,先从清水、米汤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如粥、烂面条),最后恢复普通饮食。

结语:科学准备,让手术更安心

清肠虽是术前“小关卡”,却关乎手术成败与术后康复。通过理解清肠原理、掌握正确方法、避开常见误区,完全可以将这一过程转化为可控的“健康仪式”。记住,医护人员是您最可靠的伙伴,遇到疑问及时沟通,切勿自行调整方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