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因提前出生,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回家后的护理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很多家长面对早产儿回家既期待又焦虑,担心护理不当影响宝宝健康。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为宝宝打造安全的环境、做好日常照顾、能及时识别异常并正确应对,同时按时复查和接种疫苗,就能帮助早产儿顺利适应家庭生活,健康成长。
一、回家前准备
环境方面,要为宝宝选一个安静、通风好的房间,远离厨房油烟和阳台冷风,避免宝宝受刺激。室内温度控制在 22-26℃,湿度保持在 55%-65%,可以用温湿度计随时监测;尽量减少噪音,家电别放在宝宝房间附近,必要时用隔音棉,光线也不能太强,夜间用柔和小夜灯,方便观察又不影响宝宝睡眠。
物品准备上,衣物选柔软透气的纯棉款,以和尚服、连体衣为主,别选领口紧或有太多装饰的,准备 3-5 套方便换。喂养用品根据喂养方式定,母乳喂养要准备吸奶器、储奶袋和哺乳枕;配方奶喂养则需要专用早产儿奶粉、带软奶嘴的奶瓶,奶瓶要定期消毒,还要准备温奶器。护理用品得用婴儿专用的,像湿巾、柔纸巾、无香精无刺激的润肤露、护臀膏,还有婴儿专用指甲剪,防止划伤宝宝皮肤。另外,按医生要求准备血氧仪、方便快速测量的耳温枪或额温枪,以及医用酒精棉片、碘伏等消毒用品。
二、日常护理:科学照顾
日常护理重点在喂养、皮肤和睡眠三方面。喂养时,频率要根据宝宝体重和医生建议来,体重轻的一般每 2-3 小时喂一次,晚上也得按时喂,别让宝宝太饿。母乳喂养有很多好处,要掌握摇篮式、侧躺式等正确哺乳姿势;配方奶喂养冲调比例要严格按奶粉说明,不能太浓或太稀,喂奶时让宝宝倾斜45°,防止呛奶。喂奶时要观察宝宝有没有呛咳、吐奶,喂完后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拍宝宝背部,排出胃里的空气,减少吐奶,还要记录每次喂养量,了解宝宝进食情况。
皮肤护理方面,宝宝回家1-2周后,要是皮肤没破损、体重也达标,就能洗澡了,每周2-3次就行。水温控制在38-40℃,用婴儿专用沐浴露,洗澡时间别超过10 分钟,洗完用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这些褶皱处,然后涂润肤露保湿。臀部护理很关键,每次宝宝大小便后要及时换尿不湿,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后涂护臀膏,预防红屁屁,尿不湿要选透气好、尺寸合适的,别太紧。
睡眠护理上,宝宝最好仰卧睡,别俯卧,避免窒息,可在宝宝两侧放小枕头固定身体,防止翻身。睡眠环境要安静、光线柔和,睡前拉窗帘、关不必要的灯,宝宝床上别放毛绒玩具、被子等,防止遮挡口鼻。还要慢慢培养宝宝的睡眠规律,白天保持正常光线和轻微声音,晚上安静黑暗,帮宝宝分清白天和夜晚。
三、异常情况应对:及时发现小信号
家长要能识别宝宝的异常症状,比如体温低于 36℃或高于 37.5℃,还伴有精神萎靡、手脚冰凉或发热出汗;呼吸每分钟超过 60 次、胸部凹陷、鼻翼扇动、嘴唇发紫;拒绝吃奶、吃奶量比平时少 1/3 以上、吐奶频繁且量大;皮肤发黄加重、出皮疹、有破损瘀斑,或干燥脱屑严重;还有嗜睡不易唤醒、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安抚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异常情况。
遇到异常要及时处理,体温异常先通过增减衣物、调室内温度初步处理,30 分钟后再测,还异常就赶紧就医。要是呼吸异常、嘴唇发紫,马上让宝宝侧卧,清理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喂养异常持续 12 小时以上或精神差,皮肤异常不缓解或加重,都要及时联系医生或去医院。不管哪种异常,要是家长判断不准严重程度,或宝宝情况紧急,第一时间带宝宝去医院新生儿科,路上注意保暖和保持宝宝呼吸道通畅。
四、定期复查与疫苗接种
出院1周内首次复查,之后遵医嘱每2-4周1次,3个月后可延长间隔。项目含体重、身高、头围测量以评估生长发育,还有听力、视力、心肺功能、营养评估,部分宝宝需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复查前要记录宝宝喂养量、睡眠、大小便及异常表现,就医时告知医生。
疫苗接种按矫正年龄(以预产期为起点)及宝宝身体状况定时间,具体听医生安排。接种前确保宝宝无发热、腹泻、严重湿疹等,接种后留院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回家后留意接种部位是否红肿、疼痛,宝宝有无发热、哭闹,轻微反应1-2天多可自行缓解,严重需及时就医。
总结
早产儿回家后的护理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好准备、科学护理、及时应对异常,按时复查接种疫苗,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能为早产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相信在家长的精心照顾下,早产儿一定能和足月宝宝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