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心梗突发,身边人如何快速应对 - 数字报刊系统 试管婴儿医保报销指南 急性心梗突发,身边人如何快速应对 要抓住急性中毒的黄金急救时间 血常规能看出哪些健康信号?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心梗突发,身边人如何快速应对

作者:桂林市人民医院 廖盼晴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急病症,发病后每延迟 1 分钟,就会有大量心肌细胞死亡,严重时可直接引发猝死。作为身边人,能否快速、正确应对,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以下从症状识别、紧急呼救、现场急救、避免误区四个维度,详解科学应对方法。

识别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

心梗发作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典型表现包括:

1.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紧缩性或沉重感的疼痛,持续超过10分钟;

2.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

3.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或极度乏力;

4.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晕厥或意识模糊。

需注意,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上腹不适、呼吸急促或极度疲劳,容易被误认为胃病或劳累。

第一时间呼救

发现疑似急性心梗症状后,不要犹豫、不要等待,需立即完成两项操作: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时需清晰告知三个关键信息 —— 患者所在的详细地址(精确到门牌号、楼层、房间号)、患者主要症状(如 “胸痛 20 分钟不缓解,伴有大汗”)、患者基础疾病(如 “有冠心病史,平时吃降压药”)。挂断电话后,若现场有多人,可安排 1 人到小区门口、路口等明显位置迎接救护车,避免因寻找地址延误时间。

2.让患者保持静止状态:立即让患者停止一切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走动、说话或情绪激动。此时患者心肌耗氧量极高,任何活动都会加重心肌缺血,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若患者处于站立或行走状态,需缓慢搀扶至安全位置坐下,防止跌倒。

现场急救掌握3项核心操作

在等待救护车期间,需根据患者状态开展急救,核心是:保证呼吸通畅、监测意识、必要时心肺复苏。

1.解开束缚,保持呼吸通畅:若患者穿着紧身衣物(如紧身内衣、领带、皮带),需立即解开领口、腰带,避免颈部、胸部受压,影响呼吸。若患者有呕吐,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导致窒息。

2.含服硝酸甘油(需满足2个条件):若患者有冠心病史,且身边有硝酸甘油,可让患者舌下含服1片(0.5mg),含服后观察5分钟。若胸痛未缓解,可再含服1片,最多含服3片。但需注意:若患者血压低于 90/60mmHg、有青光眼病史,或不确定是否为心梗(如怀疑是主动脉夹层),禁止使用硝酸甘油,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3.心肺复苏(仅用于心脏骤停时):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同时触摸颈动脉(颈部气管两侧,喉结旁开2指处)无搏动、观察胸部无起伏,说明已发生心脏骤停,需立即开展心肺复苏:

? 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方法:双手掌心交叠,手臂垂直于胸部,用上半身力量向下按压,深度 5-6cm,频率 100-120 次 / 分钟;

? 人工呼吸(若能接受):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完全包住患者嘴唇,缓慢吹气,确保胸部有起伏,每按压 30 次,吹气 2 次。若现场有体外除颤仪(AED),需立即取出并按照说明操作,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意识或救护车到达。

避开4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先喝点水、吃点东西,补充体力——错误。急性心梗时患者胃肠功能减弱,进食、饮水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甚至导致误吸,且无法缓解心肌缺血,反而浪费时间。

误区二:赶紧扶患者走动,活动一下可能缓解——错误。活动会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冠脉阻塞,可能直接诱发心脏骤停,必须让患者保持静止。

误区三:等疼够了再去医院,说不定是岔气——错误。急性心梗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已提示心肌开始坏死,每延迟1小时,生存率下降7%-10%,“等待缓解等同于延误治疗。

误区四:自行开车送医,比等救护车快——错误。私家车缺乏专业急救设备和人员,途中若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无法及时抢救;且急救车在途中可提前联系医院开通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患者到院后可直接进入导管室手术,比自行送医节省30分钟以上。

总之,急性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身边人的快速反应和正确操作,是为患者争取救治时间的关键。记住:不犹豫、不盲目操作,先呼救、再护稳、按需急救,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心梗的致死风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