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能忘 - 数字报刊系统 胎动频繁,宝宝想 心梗突发的急救“黄金四分钟” 甲状腺手术麻醉前,要确认检查结果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能忘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能忘

作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梁 明

王大爷退休后生活规律,可近半年胸口总“扑通”乱跳,他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眼前发黑摔倒,送医确诊脑梗,元凶竟是那被他轻视的心跳异常。房颤如心脏“隐形地震”,会让血液在心房“淤积成泥”堵住脑血管,抗凝治疗本是防灾“抗震设计”,却常被患者忽视。

房颤与血栓:心脏里的"淤泥陷阱"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座精密的水泵站,左心房和右心房是"蓄水池",负责收集血液;心室则是"出水口",把血液泵向全身。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节奏地收缩,像一位熟练的园丁用喷壶均匀浇水。  

但房颤发作时,心房会突然"失控",像被风吹乱的窗帘一样胡乱颤动。这时,血液就会在心房里"原地打转",慢慢形成黏稠的淤泥——血栓。这些血栓就像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可能随时脱落,随着血流漂向大脑、肾脏或四肢。一旦堵住血管,就会引发脑梗、肾衰竭等致命后果。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如果家里的水管长期不清理,水垢会慢慢堆积,最终堵住管道。房颤患者的血栓,就是心脏里的"水垢",而抗凝治疗就是给心脏"通下水道",防止淤泥堆积。

抗凝药:选对"工具"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患者对抗凝药有误解:"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阿司匹林不是也能预防血栓吗?"其实,抗凝治疗就像给心脏装一把"智能锁",选对钥匙才能真正保护健康。  

传统"老管家"华法林  

它像一位经验丰富但脾气古怪的老管家:  

效果可靠:用了几十年,医生对它的"脾气"了如指掌。  

要求严格:必须每天固定时间吃,漏服容易乱套;吃绿叶菜要"挑食"(菠菜、西兰花含维生素K,会抵消药效);每周要去医院"打卡"查血(监测INR值,确保药效刚好)。  

适合人群:经济实惠,适合能坚持规律监测的患者。  

新型"轻骑兵"NOACs  

达比加群、利伐沙班这些新药,更像24小时待命的智能机器人:  

方便省心:不用频繁查血,药效稳定;食物干扰少,吃饭更自由。  

注意细节:肾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就像机器人怕"电池老化");价格比华法林稍高。  

适合人群:工作忙、记性差或讨厌频繁抽血的患者。  

避坑指南:  

别用阿司匹林代替抗凝药!它对房颤血栓的预防效果只有抗凝药的1/3,就像用雨伞挡台风——不够用。  

 别觉得"没症状就停药"!血栓可能在停药3天内重新形成,就像拔掉水池的塞子,淤泥会很快回来。  

 别害怕"出血风险"!规范用药时,严重出血的概率比中风低得多,就像坐车系安全带,可能有点麻烦,但关键时刻能救命。

用药安全:把风险"关进笼子"

抗凝治疗不是"吃了就万事大吉",学会和药物"和平共处"才是关键。  

定时定量,别当"健忘症患者"  

固定服药时间(比如睡前吃),用手机设闹钟提醒,或者把药盒放在牙刷旁边(刷牙时就能想起吃药)。  

如果漏服,华法林发现得早可以补吃;NOACs漏服12小时内可补,超过时间就别补了(宁少勿多,避免药物过量)。  

小心生活中的"隐形刺客"  

饮食:华法林患者少吃动物肝脏、芒果(含维生素K多);NOACs患者避免大量喝葡萄柚汁(会影响药物代谢)。  

运动:别做"人肉沙包"(如拳击、摔跤),散步、太极、游泳更安全;运动时穿防滑鞋,避免摔倒。  

小伤口:刷牙用力过猛出血?用干净纱布压10分钟,如果止不住要就医;鼻出血时别仰头,用棉球塞住鼻孔并低头。  

定期"体检"不能偷懒  

华法林患者:每4-6周查一次INR(就像给汽车做保养,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NOACs患者:每年查一次肾功能(尤其是老年人,肾脏就像药物的"过滤器",过滤不好容易药物堆积)。  

特殊情况:给抗凝治疗"打补丁"

老年人:优先选NOACs(减少跌倒出血风险),但剂量要听医生的(可能减半,就像给老人穿软底鞋,更稳当)。  

要手术时:别自己停药!提前告诉医生,可能需要用低分子肝素"临时顶班"(就像请假时找同事代班)。  

同时吃其他药:抗生素、止痛药可能和抗凝药"打架",一定要先问医生(就像调音响时要避免啸叫)。  

结语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如给心脏买“终身保险”,虽难立刻见效,却能在关键挡下致命伤害。记住:房颤不治血栓至,抗凝不忘健康来;药勿乱停勤检查,安心向前无担忧;抗凝路上有后援,医护家人伴身旁。从今把药放钥匙包,让药片成“隐形盾牌”,守护健康方能拥抱一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