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病房通风:赶走病菌的小妙招 - 数字报刊系统 甲亢调理新思路,中医情志与食疗结合 放射检查后,要“排毒”吗? 病房通风:赶走病菌的小妙招 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高咋处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房通风:赶走病菌的小妙招

作者:来宾市忻城县人民医院 罗小萍


病房里,洁白的床单、忙碌的护士、此起彼伏的仪器声……这些画面背后,隐藏着一个看不见的“健康战场”——空气中的病菌。它们可能来自患者的咳嗽、医护人员的操作,甚至只是窗外飘进的一缕风。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切断病菌的传播链?答案就藏在一扇扇窗户、一台台通风设备里。科学通风,是病房里最被低估的“健康卫士”。

 

一、病菌的“隐形高速公路”:通风如何打破传播链?  

 

走进一间长期未通风的病房,空气仿佛凝固了。患者的飞沫、灰尘、甚至皮肤碎屑悬浮在空中,形成一条病菌的“隐形高速公路”。当健康人吸入这些被污染的空气时,感染风险悄然上升。 

 

通风的魔力,在于它能用“三板斧”瓦解病菌的防线: 

第一招:稀释。新鲜空气像一股清流,冲散原本浓稠的病菌“云”,让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病菌数量大幅减少。 

第二招:置换。当窗户打开,室内外空气形成对流,病菌被裹挟着排出窗外,就像被冲走的泥沙。 

第三招:阻断。在传染病房,合理的通风设计能让污染空气定向流出,避免“倒灌”回清洁区,如同给病菌装上了“单向阀”。 

 

一位呼吸科护士曾分享:“以前总觉得开窗会冻着患者,后来发现,通风后的病房连异味都少了,患者咳嗽的频率也明显降低。”

 

二、病房通风的“黄金法则”:简单却讲究 

 

通风不是“随便开窗”,而是需要科学规划的“健康仪式”。 

 

1. 选对时间,事半功倍 

每天至少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清晨护理后、餐后、探视结束,是通风的“黄金时段”。冬季别怕冷,可以分区域开窗:先开一侧窗户10分钟,再换另一侧,既保持温度又保证空气流通。 

 

2. 空间设计有巧思 

如果病房有两扇对角线的窗户,同时打开能形成“穿堂风”,效果最佳。若只有单侧窗户,可搭配电风扇辅助空气流动,但注意别对着患者直吹。机械通风的病房要定期检查滤网,就像给空调“换口罩”,避免成为病菌的“培养皿”。 

 

3. 患者安全放首位 

术后患者或烧伤病人对温度敏感,通风时可先转移至其他区域,或用屏风遮挡直吹风。新生儿病房则需控制风速,避免小宝贝着凉。 

 

一位儿科护士长说:“我们会在通风时给婴儿车盖上薄毯,家长看到孩子睡得安稳,也更配合我们的工作。”

 

三、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开窗会加重病情” 

真相:新鲜空气能减少霉菌滋生,促进伤口愈合。曾有位术后患者因长期关窗,伤口感染了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医生追查原因时发现,正是密闭环境助长了病菌。 

 

误区2:“空调房等于通风” 

真相:中央空调可能把一个病房的病菌吹到另一个病房。某医院曾爆发军团菌感染,调查发现是空调冷凝水滋生了病菌,通过风道传播。 

 

误区3:“通风时间越长越好” 

真相:过度通风会让空气过于干燥(湿度低于40%),破坏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就像皮肤缺水会开裂,呼吸道“干燥”也容易让病菌入侵。

 

四、卫生管理者的“隐形武器”:让通风更智能 

 

在大型医院,通风早已不是“开窗关窗”这么简单。 

 

1. 二氧化碳“警报器” 

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超过1000ppm),说明空气换气不足,系统会自动提醒加强通风。这就像给病房装了个“呼吸监测仪”。 

 

2. 传染病房的“定向排风” 

在结核病房,排风口设计成负压,污染空气被直接抽出室外,不会污染其他区域。护士们常说:“这就像给病菌装了个‘单向电梯’,只能下不能上。” 

 

3. 应急通风方案 

遇到流感暴发,通风频率会提升至每天6次,每次1小时。曾有医院用这种方法,把诺如病毒的传播率降低了60%。

 

五、患者与家属的“参与式管理”:每个人都是健康守护者 

 

通风并非医护人员的“独角戏”,患者与家属也能当主角。可在病房挂通风记录表,标注时间、温湿度,让家属填写,既监督又学知识;在探视须知加“开窗仪式”,请家属进入前开窗 5 分钟,降低感染风险;设反馈小信箱,鼓励提建议。有家属提议将通风时间调至下午,被采纳后病房满意度提升。

 

六、结语:让病房的每一口呼吸都纯净

 

通风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科学智慧,无需昂贵设备与复杂操作,用心开窗、调风扇、记时间即可。下次进病房,留意那扇窗与通风口,它们正默默筑起防护墙。健康,藏于这一开一关间。从今日起,让我们都做病房通风守护者,认真对待每一次呼吸。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