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季节传染病高发,怎样预防才靠谱 - 数字报刊系统 痔疮来扰,坐姿调整很重要 心律失常:心脏发出的“语言” 季节传染病高发,怎样预防才靠谱  如何警惕肝炎向肝硬化转变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季节传染病高发,怎样预防才靠谱

作者: 柳州市柳城县人民医院 奚洁


春有流感、夏遇腹泻、秋防登革热、冬抗诺如病毒……每到季节交替或特定时段,传染病总像“不速之客”般闯入生活。医院门诊里,咳嗽、发热、呕吐的患者扎堆,不仅影响工作学习,还可能引发家庭聚集性感染。其实,传染病的防控并非“玄学”,只要抓住传播链条,普通人也能筑起健康防线。

传染病为何“偏爱”换季时?

季节交替时,人体需要适应气温、湿度的快速变化,免疫力容易出现“空窗期”。此时,病毒和细菌也迎来了繁殖高峰:

1.流感病毒: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冬季室内通风少,更易传播;

2.肠道病毒:夏季高温为病毒繁殖提供温床,食物易变质,蚊虫滋生加速传播;

3.过敏原叠加:春秋季花粉、尘螨增多,过敏体质人群黏膜屏障受损,更易被病原体侵入。

抓重点:做好这 “五招”,把传染病挡在门外

其实,预防季节传染病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做好以下五件事,就能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第一招是勤洗手,做好 “手部防护”。手是接触病原体最多的部位,比如摸了公共扶手、按了电梯按钮后,再揉眼睛、摸鼻子,病原体就会通过这些途径进入体内。所以,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配合流动的清水认真清洗,搓揉时间不少于 20 秒,确保手心、手背、指缝、指甲缝都洗干净。如果外出时没有条件洗手,也可以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暂时清洁。

第二招是多通风,保持 “空气流通”。密闭的环境中,病原体容易堆积,增加感染风险。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每天都要开窗通风,至少 2-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以上,让新鲜空气进入,稀释室内的病原体,降低感染概率。不过要注意,通风时如果气温较低,要做好保暖,避免受凉。

第三招是合理穿,应对 “气温变化”。季节交替时气温波动大,过早减衣或过晚加衣都容易生病。大家可以遵循 “春捂秋冻” 的原则,根据气温变化灵活调整衣物,比如春天不要着急脱掉厚外套,秋天可以适当少穿一点,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增强抵抗力。同时,要注意衣物的清洁,经常换洗,避免病原体附着在衣物上。

第四招是讲营养,筑牢 “免疫防线”。均衡的饮食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系统的 “战斗力”。日常饮食中,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菠菜、苹果、橙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还要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为身体修复和免疫细胞生成提供原料。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身体健康。

第五招是少聚集,降低 “接触风险”。在传染病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比如商场、游乐场、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去,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佩戴口罩,避免与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近距离接触。另外,要注意咳嗽、打喷嚏时的礼仪,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给他人。

特殊人群: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防护要 “更用心”

对于老人来说,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发基础疾病加重。日常可以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在寒冷或大风天气外出运动。同时,要定期监测身体状况,比如测量血压、血糖等,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对于小孩来说,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咬手指等。在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孩子挑食、偏食,同时控制零食的摄入。另外,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比如流感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等,为孩子提供额外的保护。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要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好基础疾病,避免因病情波动导致抵抗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身体健康。如果需要外出,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比如佩戴口罩、携带常用药物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结语

季节传染病虽然高发,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把这些预防措施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稳度过季节交替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