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产后抑郁自救:新手妈妈的情绪管理课 - 数字报刊系统 流感季,肺炎链球菌如何趁火打劫  胆结石患者的饮食指南 儿科影像技师的“温柔铠甲”与“安全守护” 产后抑郁自救:新手妈妈的情绪管理课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后抑郁自救:新手妈妈的情绪管理课

作者: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申琦

在新手妈妈的生活里,产后阶段常被赋予 “幸福” 的标签,但鲜少有人提及背后可能隐藏的情绪困境。然而,不少人将产后抑郁误解为 “矫情”“脆弱”,导致很多妈妈独自承受痛苦,延误调节与干预时机。事实上,产后抑郁是由激素骤变、睡眠破碎、角色转变等多种因素引发的常见生理心理问题,并非个人意志所能轻易控制。更重要的是,它可防可治,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新手妈妈们就能更好地管理情绪,兼顾宝宝照料与自身健康。

认清产后抑郁与产后情绪低落的差异

产后情绪波动是新手妈妈的常见现象,但并非所有情绪问题都是产后抑郁,准确区分两者是做好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可以通过简单的 “3 分钟自查” 来判断:产后情绪低落,也就是常说的 “baby blues”,通常持续 1-2 周,主要表现为偶尔想哭、情绪烦躁,但不会影响正常照顾宝宝,随着身体恢复会逐渐缓解;而产后抑郁持续时间多在 2 周以上,且会伴随至少 3 项典型症状,比如长期情绪低落、对宝宝失去兴趣、出现失眠或嗜睡、食欲突然大幅变化、频繁自责自罪、注意力难以集中,严重时甚至会产生伤害自己或宝宝的想法。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旦出现 “持续 2 周 + 3 项症状” 的情况,绝不能抱有 “熬过去” 的心态,必须立即警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产后抑郁自救的关键步骤

(一)给情绪 “松绑”,拒绝 “完美妈妈” 执念

很多新手妈妈陷入情绪困境,源于对自己要求过高。先要允许自己 “不完美”,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执念,比如:必须亲喂、要把宝宝照顾到 100 分、产后快速恢复身材等,要明白能让宝宝吃饱、自己休息好就是合格的妈妈。

每天要留10分钟 “妈妈专属时间”,这段时间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窗边发呆、听一首喜欢的歌,或者泡一杯热饮,并且要明确告诉家人这段时间请别打扰,优先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同时,要停止自我批判,当产生 “我怎么连妈妈都做不好” 的想法时,及时换成 “我在学习照顾宝宝,慢慢来就好”,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缓解心理压力。

(二)掌握 3 个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

这些技巧简单易操作,普通人也能马上用起来。

第一个是5 分钟呼吸法,当情绪即将崩溃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闭上眼睛,用鼻子深吸4秒,憋气2秒后,再用嘴慢慢呼出6秒,重复5次,能快速平复激动的情绪。

第二个是 “小成就记录”,每天睡前花1分钟,写下1件 “今天做到的小事”,比如 “给宝宝成功换了3次尿布”“自己吃了一顿热饭”,通过积累这些小事,逐步提升对自我的认可。

第三个是 “身体放松法”,利用宝宝睡觉的时间,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像肩颈拉伸、腹式呼吸,不需要复杂的运动,身体放松了,情绪也会随之舒缓。

主动寻求支持,不做 “孤独的妈妈”

主动寻求支持不是软弱,而是聪明的自救。向家人求助时,要避免说你能不能多帮我这类模糊的话,而是给出具体指令,比如 “每天晚上 7-9 点请你照顾宝宝,让我休息”“我饿了,麻烦帮我热一碗粥”,这样家人能更清楚该如何提供帮助。此外,还可以找 “同频妈妈” 交流,比如加入医院推荐的正规产后妈妈群,和有相同经历的人聊天,分享彼此的感受与经验,能有效减少 “只有我这样” 的孤独感。

最重要的是,若自我调节2周后情绪仍无改善,或者已经出现伤害自己、宝宝的想法,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帮助,比如联系医院的产科或心理科,也可以拨打全国24小时心理危机咨询热线400-161-9995,专业干预对缓解产后抑郁至关重要,绝不能忽视。

长期预防,持续关注产后情绪

产后情绪管理不是一次性任务,需要长期关注。在生活上,要重点关注睡眠和饮食,尽量抓住宝宝睡觉的间隙补觉,哪怕只有30分钟,充足的睡眠能让情绪更稳定;饮食上保证每天吃1个鸡蛋、1杯牛奶,为身体补充能量,身体有活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同时,要允许自己偶尔偷懒,不必强求每天打扫卫生、做饭,若精力不足,可请家人帮忙,或者点健康的外卖,减少家务带来的压力。另外,每周日晚上花5分钟做 “情绪自查”,问自己 “这周情绪怎么样?有没有经常想哭、烦躁?”,通过定期自查,早发现情绪问题,早进行调节。

最后,想对所有新手妈妈说:产后抑郁不是你的错,你不需要独自硬扛。学会自我调节,主动向身边人或专业人士求助,你不仅能好好照顾宝宝,更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宝宝是一场持久战,情绪管理也是,慢慢来,你已经很棒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