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脑瘤检查,磁共振是“火眼金睛” - 数字报刊系统 智齿发炎,留它还是“送走”? 脑瘤检查,磁共振是“火眼金睛” 高血压来袭,日常护理咋安排? 如何正确应对胰岛素抵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脑瘤检查,磁共振是“火眼金睛”

作者: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许华莉

生活中,不少人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不适时,会担心脑部健康,甚至忧虑是否与脑瘤有关。此时,及时做检查明确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脑瘤相关检查中,磁共振是常被提及的项目,它是否真能精准发现脑瘤?普通人该如何正确认识和配合这项检查?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助大家科学了解脑瘤检查。

揪出脑瘤的“关键一步”——检查的重要性

脑瘤的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而检查是发现脑瘤的关键环节。很多脑瘤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症状,容易与普通头痛、疲劳等情况混淆,若未能及时检查,可能会延误病情。当身体出现持续不适,尤其是头痛频繁发作且逐渐加重、伴随视力变化、肢体活动异常等情况时,及时进行针对性检查,能帮助医生更早判断脑部是否存在病变,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因此,重视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主动配合检查,是守护脑部健康的重要一步。

解密磁共振:它为何能“紧盯”脑瘤

磁共振在脑瘤检查中应用广泛,源于其独特原理与突出优势。原理上,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作用于人体组织,无需辐射就能清晰呈现脑部细微结构,让医生直观观察脑组织、神经、血管等区域,为判断是否存在脑瘤提供清晰依据。

优势方面,它能清晰显示脑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帮助医生掌握肿瘤基本信息;更能呈现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判断是否侵犯邻近组织,这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此外,通过不同成像序列,还能进一步了解肿瘤性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参考,这些特点让其在脑瘤检查中作用显著。

理清边界:磁共振不是“万能钥匙”

尽管磁共振优势明显,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也不是“万能检查”。适用场景上,它更适合怀疑有脑瘤时进一步明确诊断,比如患者出现持续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癫痫发作等症状,或头颅CT等初步检查发现脑部异常后,能更精准判断病变情况。

磁共振也有局限。一是体内装有特定金属植入物者无法检查,如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磁场可能影响植入物功能带来安全风险;有金属内固定板、非钛合金金属假牙等情况,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二是急性脑出血患者通常先做头颅CT,因CT在快速判断出血上更有优势,能帮助医生快速做出紧急处理决策,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做磁共振。因此,检查方式需医生结合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判断。

实用指南:做磁共振检查,你该这样做

要让检查顺利且结果准确,患者需做好配合。检查前,需去除所有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手表、手机等,金属会干扰磁场影响图像质量;衣物有金属纽扣或拉链需换医院检查服。若有幽闭恐惧症、易紧张,或患肾病、哮喘等基础病、对药物过敏,需提前告知医生,避免意外。

检查中,需按要求躺好保持静止,检查时长通常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仪器会有噪声,可通过耳塞减轻影响。若出现不适,需用专用呼叫设备告知医生,切勿随意移动,以免影响图像清晰度导致结果不准或需重查。

检查后,需等待一段时间拿报告,具体时间可咨询医护人员。拿到报告后不要自行判断病情,专业术语和图像解读需医生结合症状、病史分析,应及时交给主治医生,由医生解读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并遵循医嘱安排后续事宜。

科学建议:出现这些情况,别忘及时检查

要尽早发现脑部健康问题,需关注身体警示信号,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反复头痛且逐渐加重,尤其清晨或休息后不缓解,甚至伴恶心、呕吐;视力突然下降、模糊或复视;肢体无力、麻木、活动不便,影响行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或言语不清、反应迟钝;无癫痫病史者突然发作癫痫,需高度重视并检查。

特定人群还需定期筛查:有脑瘤家族史者,因遗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定期查脑部;长期接触化学溶剂、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者,也应按医嘱定期筛查,以早发现潜在问题,守护脑部健康。

综上所述,磁共振在脑瘤检查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但它并非“万能”。大家要科学认识磁共振检查,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按医生建议配合检查,同时做好日常健康监测,重视定期筛查,才能更好地维护脑部健康,远离脑瘤带来的风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