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五六次,大便稀如水或呈蛋花汤状,好转又复发,换奶粉、贴肚脐贴、断辅食均无效。看着宝宝没精神、拒奶、红屁股,家长心急却无措。其实,宝宝反复腹泻不是“小毛病”,它可能损伤肠道黏膜,致脱水、营养不良,影响发育。但找对原因、用对护理方法,就能减轻肠道负担、促进好转。下面将从判断、原因、护理、就医等方面给出应对办法。
一、怎么判断宝宝是“反复腹泻”?
很多家长分不清“正常排便”和“腹泻”,也不清楚“反复”的标准,常过度紧张或延误护理。记住两个关键判断点:
一看“腹泻”本身,1岁内宝宝平时每天1-2次成形便,突然3次以上且大便性状改变即为腹泻;1-3岁宝宝大便次数比平时多2次以上且性状明显变稀也属腹泻。
二看“反复”频率,腹泻好转后1个月内又发作2次以上或持续超2周不见好,属“反复腹泻”。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某些情况不算腹泻。
二、宝宝反复腹泻的4个常见原因
宝宝反复腹泻多与喂养、感染、肠道状态有关,常见原因如下:
1.肠道感染没好透:秋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高发,宝宝感染后肠道黏膜需1-2周修复,期间受凉、吃难消化食物或餐具未彻底消毒,易致腹泻复发;细菌感染若未按疗程用药,病菌残留也会让腹泻反复。
2.喂养不当:冲奶粉浓度不稳定、1岁内频繁换奶粉品牌,会让肠道难适应;6个月后辅食添加太早、太快,或给宝宝吃生冷、油腻食物,会加重肠道负担引发腹泻。
3.肠道敏感: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喝普通奶粉会腹泻,不换特殊配方奶粉则反复;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因缺乏乳糖酶,吃母乳或普通奶粉后也会持续腹泻
4.其他诱因:宝宝免疫力弱,感冒、受凉会致肠道功能紊乱;肺炎等疾病长期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
三、宝宝反复腹泻的护理方法
宝宝反复腹泻时,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做好以下几点可减轻肠道负担,加速恢复:
(一)防“脱水”
脱水是宝宝腹泻时最危险的情况,家长要把“防脱水”放在首位:
1.及时补“口服补液盐”:不要只给宝宝喝白开水,应去药店买“儿童专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严格冲调,宝宝每次拉完后就喂,1岁内每次喂5-10毫升,1-3岁每次喂10-20毫升,用勺子或滴管慢慢喂,避免宝宝呕吐。若宝宝抗拒,可分多次喂。
2.密切观察脱水信号:若宝宝哭时少泪或无泪,眼窝明显凹陷;嘴唇干燥,频繁舔嘴唇;尿量减少,1岁内宝宝4-6小时没尿湿尿布,1岁以上宝宝6-8小时没小便,说明脱水严重,要马上就医。
(二)饮食调整
“宝宝腹泻时要空腹,让肠道休息”的做法不对,空腹会让宝宝营养摄入不足,加重肠道黏膜损伤。正确做法是“合理喂养,减轻肠道负担”:
1.0-6个月的宝宝:母乳喂养的继续喂;奶粉喂养若怀疑乳糖不耐受,可暂时换“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吃1-2周,等腹泻好转后再慢慢换回普通奶粉;若确诊牛奶蛋白过敏,要遵医嘱换“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2.6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宝宝:先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小米粥、烂面条、蒸苹果泥、煮软的胡萝卜泥;暂时停掉生冷水果、油腻食物、高纤维食物以及新添加的辅食;不用强迫宝宝吃,少量多次喂即可。
(三)禁忌提醒
护理时,家长要避免以下错误做法:
1.别乱用药:不自己给宝宝吃“止泻药”和随便用抗生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别过度清洁:不用消毒湿巾擦宝宝屁股,每次拉完后用温水轻轻冲洗,擦干后涂“护臀膏”,穿宽松、透气的纸尿裤,勤更换。
3.别捂太多:保持室温在22-24℃,给宝宝穿纯棉、透气的衣服,比平时稍微薄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宝宝手脚不凉即可。
四、何时就医
家庭护理适用于轻度、普通的反复腹泻,若宝宝出现以下情况,说明病情严重,要马上就医:
1.脱水加重:眼窝明显凹陷,哭时完全没泪,尿量极少甚至无尿,宝宝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哭闹不止。
2.伴随严重症状:大便带血,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肠道黏膜受损;持续高烧;呕吐频繁,连口服补液盐都喂不进去。
3.特殊情况:宝宝年龄小于6个月;腹泻持续超过3天,在家护理后没好转;宝宝本身有基础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
综上所述,宝宝反复腹泻很常见,大多和喂养、感染有关,只要找对原因、正确护理,一般1-2周就能恢复,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家长不用过度焦虑。细心护理,宝宝的肠道会慢慢恢复活力,重新变成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