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糖尿病肾病来袭,这些症状需警惕 - 数字报刊系统 糖尿病肾病来袭,这些症状需警惕 MECT:精神疾病治疗的新曙光 产后抑郁来袭,新妈如何自我调节 青光眼有什么症状?如何治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糖尿病肾病来袭,这些症状需警惕

作者: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莫泉银


全球每1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死亡,而在这场“无声的流行病”中,肾脏正成为最脆弱的靶器官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2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它不仅是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第二大病因,更让患者面临透析或肾移植的沉重负担。然而,超过6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确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本文将揭示那些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助您筑起肾脏保护的防线。

 

糖尿病如何“攻陷”肾脏?

 

糖尿病肾病的本质是微血管病变的“连锁反应”。长期高血糖如同“甜蜜的毒药”,通过三条路径摧毁肾脏:

1. 血流动力学超载:肾脏血管长期处于高压、高灌注状态,导致肾小球硬化;

2. 代谢产物堆积:糖基化终产物在肾组织沉积,引发炎症风暴;

3. 神经内分泌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过程往往悄无声息——当10年以上糖龄、血糖波动剧烈或合并高血压时,肾脏已悄然踏上“不归路”。

 

这些症状,是肾脏在“求救”!

 

1. 尿液里的“危险泡沫” 

晨起排尿时,若发现尿液表面浮着细密泡沫且10分钟不消散,这可能是蛋白尿的征兆。正常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低,但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血浆蛋白便会漏出。初期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随着病情进展,泡沫会逐渐增多、变大。

 

2. 夜尿频繁的“隐形陷阱” 

健康人夜间排尿不超过1次,若持续出现夜尿≥2次且尿量超过全天1/3,需警惕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这种改变常早于蛋白尿出现,却极易被误认为“前列腺问题”或“饮水过多”。

 

3. 水肿背后的“双重危机” 

从眼睑浮肿到下肢凹陷性水肿,糖尿病肾病的水肿具有“晨轻暮重”特点。其机制复杂: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同时水钠潴留加剧组织液积聚。当水肿蔓延至腹壁或阴囊时,往往已进入临床蛋白尿期。

 

4. 血压失控的“连锁反应” 

约8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合并高血压,且降压药效果往往不理想。这是因为肾脏缺血刺激肾素分泌,形成“高血糖→肾损伤→高血压→肾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若血压突然升高至160/100mmHg以上,需立即排查肾功能。

 

5. 全身症状的“隐匿警示” 

当出现持续性乏力、食欲减退伴恶心,或皮肤瘙痒难以缓解时,可能已进入肾衰竭期。此时血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毒素蓄积引发多系统损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常被误诊为“胃炎”或“皮肤病”,导致延误治疗。

 

症状叠加:加速肾脏衰竭的“催化剂”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单个症状,更在于它们的协同作用:

蛋白尿+高血压:使肾功能下降速度加快4-8倍;

水肿+贫血:形成低血容量与肾灌注不足的恶性循环;

高血糖+感染:诱发急性肾损伤,加速病程进展。

 

临床案例显示,一位52岁患者因忽视泡沫尿3年,待出现明显水肿时血肌酐已达580μmol/L,最终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疗。

 

科学应对: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

 

1. 三级预防体系 

黄金期(Ⅰ-Ⅲ期):严格控制血糖(HbA1c<7%)、血压(<130/80mmHg)、血脂(LDL-C<2.6mmol/L),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关键期(Ⅳ期):使用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或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延缓透析时机;

终末期(Ⅴ期):建立血管通路前,优先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

 

2. 饮食管理“四低一高” 

糖尿病肾病饮食管理应“四低一高”。低蛋白:每日 0.6 - 0.8g/kg(60kg 患者约 36 - 48g);低盐:每日食盐<5g,警惕“隐形盐”;低磷:避加工食品与内脏,选磷/蛋白比<12mg/g 食物;低糖:控糖摄入;高纤维:增蔬菜、全谷物,改善肠道菌群。

 

3. 避开三大认知误区 

误区1:“没有症状就不用检查” 

事实:Ⅲ期前常无典型表现,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早期诊断金标准。

误区2:“降糖药伤肾,改用中药” 

事实:二甲双胍在eGFR>30时仍安全,而某些中药可能含肾毒性成分。

误区3:“透析一做就停不下来” 

事实:早期透析可改善生活质量,但需严格掌握指征(如血肌酐>707μmol/L或严重并发症)。

 

结语:守护肾脏,从“早”开始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通过定期筛查、科学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超过50%的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记住:控制血糖是基础,保护肾脏是关键,早诊早治赢时间!当您下次排尿时,不妨多看一眼——那泡沫的消散速度,可能正决定着肾脏的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