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儿童发热的误区与正确认知 - 数字报刊系统 怎样培养宝宝成为口齿伶俐的小宝贝 老年肱骨骨折,保守治疗靠谱吗? 子宫肌瘤悄悄长,这些信号别忽视 儿童发热的误区与正确认知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发热的误区与正确认知

作者: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沈巧云


儿童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常引起家长们的担忧和恐慌。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科学对待方法,家长们往往存在一些误区,这不仅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还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本文旨在帮助家长们了解儿童发热的误区和正确认知,以便更好地照顾孩子。

 

儿童发热的常见误区

 

1. 误区一:发热等同于感冒

许多家长认为发热是感冒的表现,其实不然。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感冒只是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因此,不能将发热等同于感冒。

 

2. 误区二:发热会烧坏脑子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实际上,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然而,持续高温可能会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热本身会烧坏脑子。

 

3. 误区三:一发热就立即使用退热药

许多家长在孩子一发热时就立即给孩子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然而,使用退热药需要根据医嘱进行,不能随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4. 误区四:捂汗可以帮助退热

一些家长认为捂汗可以帮助孩子退热。然而,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退热,还可能引起脱水和其他并发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多喝水,并注意散热。

 

5. 误区五:发热时多喝水就没事了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热时只要多喝水就没事了。然而,这只是一种误解。虽然多喝水有助于散热和补充体液,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抽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儿童发热的正确认知

 

1. 正确认知一:发热是一种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

发热只是一种症状,可能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使用药物。

 

2. 正确认知二: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

如前所述,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然而,持续高温可能会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因此,当孩子出现高热症状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退热药、物理降温等。

 

3. 正确认知三:使用退热药需要遵医嘱

使用退热药需要根据医嘱进行,不能随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退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4. 正确认知四:捂汗不会帮助退热

如前所述,捂汗不仅不会帮助退热,还可能引起脱水和其他并发症。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多喝水,并注意散热。

 

5. 正确认知五:发热时需要多喝水,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

多喝水有助于散热和补充体液,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在孩子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样可以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恢复。

 

如何科学对待儿童发热

 

1. 保持冷静,不要过于紧张和恐慌

当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家长们往往感到紧张和恐慌。然而,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健康。因此,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过于紧张和恐慌。

 

2. 观察孩子的症状,记录体温变化和出现的其他症状

当孩子出现发热症状时,家长们应该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和记录体温变化情况。同时还需要注意孩子出现的其他症状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3. 根据医嘱使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使用退热药需要遵医嘱,不能随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退热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注意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

 

4. 给孩子多喝水,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多喝水有助于散热和补充体液,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在孩子发热期间,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这样可以有助于孩子的身体恢复。

 

5. 不要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或盖太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

许多家长在孩子发热时给孩子穿太多的衣服或盖太厚的被子,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散热,导致体温升高。因此,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穿适当的衣服和被子,以便于散热。

 

结论

儿童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家长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发热的常见误区和正确认知,家长们可以更加科学地照顾孩子。在孩子发热时,家长们应该保持冷静,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和记录体温变化情况,根据医嘱使用药物和注意用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给孩子多喝水并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抽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孩子的治疗时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