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口腔疱疹用什么药好得快? - 数字报刊系统 新手爸妈如何做好新生儿保健 久坐族警惕小心腰椎间盘突出“找上门” 脑出血突发,急救知识要牢记 口腔疱疹用什么药好得快?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腔疱疹用什么药好得快?

作者:桂林市口腔医院 黎洁

被疼痛困扰的“小水泡”  

口腔里突然冒出的透明小水泡,伴随灼烧般的刺痛,吃饭、说话甚至喝水都成了煎熬——这是许多人对口腔疱疹的痛苦记忆。更让人焦虑的是,这种“小毛病”总在免疫力下降时反复发作,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  

面对口腔疱疹,有人盲目涂抹药膏,有人急着吃抗生素,还有人相信“偏方”能根治……结果非但没缓解,反而拖延了病情。口腔疱疹究竟该怎么治?哪些药能真正加快愈合?本文将从科学角度为您揭开答案。

口腔疱疹的“真面目”:病毒才是幕后黑手

口腔疱疹的“元凶”是单纯疱疹病毒(HSV-1型为主),它通过飞沫、唾液或直接接触传播,潜伏在人体神经节中,一旦免疫力下降(如感冒、熬夜、压力大)就会“苏醒”,引发口腔黏膜的急性感染。  

典型症状分阶段出现  

1. 潜伏期:接触病毒后1-2天,无明显症状,但病毒已在体内复制。  

2. 前驱期:口腔周围或黏膜出现灼热、瘙痒感,可能伴随轻微发热或乏力。  

3. 水疱期:1-2天内,黏膜上出现成簇的透明小水疱,周围红肿。  

4. 溃疡期: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疼痛加剧,持续3-5天。  

5. 愈合期:溃疡逐渐被新生组织覆盖,疼痛减轻,全程约1-2周。  

注意:口腔疱疹需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区分。前者由病毒引起,多见于唇周、舌腹;后者由肠道病毒引发,手、足、臀部常伴皮疹。

科学用药,分阶段精准打击病毒  

治疗口腔疱疹的核心是抗病毒+对症支持,盲目用药可能适得其反。  

1. 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是关键  

外用制剂(首选)  

    阿昔洛韦乳膏/凝胶:直接涂抹于患处,每日4-5次,可缩短病程1-2天。  

    喷昔洛韦喷雾剂:渗透性更强,儿童使用更安全,但需避免接触眼睛。  

    用药时机:前驱期(灼热感出现时)或水疱初期使用效果最佳,溃疡期效果减弱。  

口服药物(适用于严重或复发患者)  

    伐昔洛韦:生物利用度高于阿昔洛韦,每日2次,疗程5-7天。  

    提醒:口服抗病毒药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孕妇、哺乳期女性慎用。  

2. 对症治疗:缓解疼痛与不适  

止痛  

    利多卡因凝胶:餐前涂抹于溃疡面,可暂时麻痹神经,缓解进食疼痛。  

    禁忌: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含苯佐卡因的止痛产品(可能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抗炎与促进愈合  

    氯己定含漱液:每日3次漱口,减少细菌继发感染。  

    康复新液:含多种氨基酸和肽类,可加速黏膜修复,儿童可用无菌棉签蘸取涂抹。  

3. 警惕“无效用药”陷阱  

抗生素:仅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如溃疡面出现黄白色脓液),否则滥用会破坏口腔菌群平衡。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能加重病毒扩散,严禁自行使用。  

偏方:食盐搓洗、大蒜涂抹、白酒漱口等会刺激黏膜,导致疼痛加剧、愈合延迟。  

加速康复的“护理秘诀”  

药物治疗口腔疱疹时,科学护理不可或缺,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加速康复。在饮食调整上,要温柔呵护溃疡面,多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像软糯的粥、营养的牛奶、细腻的果泥等,坚决避开过烫、过酸或辛辣食物,防止刺激加重疼痛。饮用液体时,用吸管能减少食物与溃疡面的接触。

口腔清洁也至关重要,选用软毛牙刷,刷牙动作务必轻柔,防止触碰溃疡造成二次伤害。餐后用生理盐水或淡茶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

生活习惯方面,保证充足睡眠,拒绝熬夜和过度劳累,以此提升免疫力。复发期要减少亲密接触,如避免接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大多数口腔疱疹虽能自愈,但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还伴有头痛、颈部僵硬等异常;或疱疹蔓延至咽喉、眼部、生殖器等特殊部位;亦或溃疡超过2周仍未愈合;以及免疫缺陷人群,像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等,都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药师温馨提示  

口腔疱疹虽是小病,但科学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记住三点:  

1. 抗病毒要趁早:前驱期或水疱初期用药效果最佳;  

2. 止痛不刺激:选择儿童专用或成分温和的止痛产品;  

3. 预防重于治疗:勤洗手、不共用餐具、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复发风险。  

最后提醒:是药三分毒,用药前务必咨询药师或医生,切勿自行滥用药物。愿您早日告别疼痛,重展笑容!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