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肺结核防治:别让“痨虫”悄悄盯上你 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  苏丹 - 数字报刊系统 肺结核防治:别让“痨虫”悄悄盯上你 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  苏丹 龋齿来袭,补牙材料咋选? 儿童肠套叠排查,超声无创又精准 儿童脓毒症早识别,这些症状要警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结核防治:别让“痨虫”悄悄盯上你 百色市田东县人民医院 苏丹


在我国,肺结核仍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分枝杆菌(俗称 “痨虫”)引起,其传播具有隐蔽性,不少人感染后早期未察觉,既延误自身治疗,还可能传染他人,甚至引发肺部严重损伤等并发症。为帮助大众认识 “痨虫”、识别感染信号、掌握科学防治方法,特撰写本文,助力大家远离肺结核威胁。

 

一、“痨虫”与肺结核基础知识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痨虫”)感染引发,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未及时干预还可能累及全身其他器官。“痨虫”生命力顽强,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久,普通清洁难杀灭,需高温、含氯消毒剂等特定条件才能清除。

 

易被“痨虫”盯上的人群分三类:免疫力低下者,如老人、儿童、糖尿病患者、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者;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如家人、同事;长期处于密闭拥挤环境的人群,像学生、工厂打工者,这些人感染风险更高。

 

二、“痨虫”来袭的信号:这些症状别忽视

 

“痨虫” 感染后会发出信号,典型呼吸道症状为长期咳嗽、咳痰,持续 2 周以上需高度重视,部分患者痰中带血或咯血,还伴胸闷、胸痛。全身不适表现为午后低热(下午或傍晚升温,次日早晨恢复正常)、夜间盗汗(睡时出汗、醒后止),以及乏力、食欲下降、无刻意原因的体重减轻。

 

特殊人群信号不同,儿童感染可能发育迟缓、夜间哭闹,女性可能月经不调或闭经,出现上述任何症状都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痨虫”的传播途径:做好防护不中招

 

“痨虫”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时产生带“痨虫”的飞沫,他人吸入可能感染。少数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患者痰液、毛巾污染的物品,或经消化道传播,如饮用未消毒的含“痨虫”牛奶。

 

日常防护有误区,不少人认为与肺结核患者说话就会感染,实则感染与否和 “痨虫”数量、自身免疫力相关,“痨虫”数量少、自身免疫力强,感染概率会大幅降低。

 

四、如何预防“痨虫”找上门

 

预防“痨虫”感染需多方面发力。个人防护上,外出尤其在人群密集、密闭场所要科学戴口罩,勤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养成勤通风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良好卫生。增强免疫力也关键,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饮食均衡搭配,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适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避免过度劳累。

 

重点人群需加强防护,肺结核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者,要定期做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或胸部X光检查;儿童、老人等高危人群按规定接种卡介苗,降低感染风险。环境防护也不能少,家中或工作场所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 次,每次30分钟以上,若家中有患者,其居住环境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消毒。

 

五、怀疑感染“痨虫”?这样做准没错

 

怀疑感染“痨虫”,首先要及时就医,可去医院呼吸科、感染科或结核病专科医院。常用检查有胸部X光、痰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血常规,胸部X 光初步判断肺部是否有病变,痰结核菌检查明确是否感染,后两项辅助判断病情。

 

就医时要配合诊断,如实告知医生症状出现时间、肺结核患者接触史、既往病史,方便医生准确判断。同时切勿自行用药,很多人因症状轻就吃止咳药、退烧药,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影响康复。

 

六、确诊肺结核后,治疗与护理要点

 

确诊后规范治疗是关键,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原则。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医生会按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要严格按方案服药,不可漏服、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痨虫”耐药,增加治疗难度。

 

自我护理上,治疗期需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好心态,通过交流、听音乐缓解焦虑;饮食重营养,多吃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忌辛辣油腻,戒烟戒酒。防传染方面,治疗初期少外出,外出全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焚烧或消毒丢弃;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痰液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后处理,避免“痨虫”扩散。

 

结语

 

肺结核防治需重视,从识别“痨虫”感染信号,到做好日常防护、怀疑感染及时就医,再到确诊后规范治疗与护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痨虫”虽隐蔽,但只要掌握科学防治方法,积极采取措施,就能有效抵御其侵害,守护自身及他人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