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皮肤瘙痒难耐:寄生虫检测揪出疥螨作祟 - 数字报刊系统 小儿夜啼的常见诱因与家庭应对 皮肤瘙痒难耐:寄生虫检测揪出疥螨作祟 宫腔镜并发症预防,术前术后这样做 胃里长“坏蛋”,胃癌早期信号要抓牢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皮肤瘙痒难耐:寄生虫检测揪出疥螨作祟

作者: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其智


入夜后,皮肤开始剧烈瘙痒,越抓越痒,甚至影响睡眠;手指缝、手腕、腋窝等部位出现细小的丘疹或红斑,有时还伴有弯弯曲曲的灰白色线状隧道……这些看似普通的皮肤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微小却狡猾的寄生虫——疥螨。

许多人对疥螨并不熟悉,但它引发的疾病——疥疮,却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皮肤病。尤其在秋冬季节、集体生活环境中(如学校宿舍、养老院、军营)更容易传播。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不仅患者自身痛苦不堪,还可能造成家庭内或集体间的交叉感染。

 

一、疥螨是什么?它从何而来?

疥螨是一种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小节肢动物,大小约0.3毫米,形似蜘蛛,有八条细腿。它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类皮肤的角质层内,靠啃食角质组织和体液为生。

疥螨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主要寄生于人类。当健康人与疥疮患者发生直接皮肤接触(如握手、拥抱),或共用被污染的衣物、床单、毛巾时,疥螨便可能悄然搬家,钻入新的宿主体内。

值得注意的是,疥螨离开人体后在室温下仍可存活数天,因此间接接触污染物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二、疥螨如何作案?症状有哪些?

疥螨的作案过程颇具隐蔽性。雌性疥螨会在皮肤角质层内挖掘隧道,并在其中产卵。卵孵化出幼虫,再发育为成虫,完成整个生命周期。这个过程会持续刺激皮肤,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典型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26周才出现,初次感染者潜伏期更长,而再次感染者可能在13天内就出现反应。

最常见的症状是夜间加剧的剧烈瘙痒。这是因为疥螨在夜间活动更为频繁,其排泄物和分泌物刺激皮肤,导致组胺释放,引发过敏反应。皮损多出现在皮肤薄嫩、褶皱处,如:手指缝、手腕屈侧,肘窝、腋窝,脐周、腹股沟,外生殖器(男性阴囊、阴茎)。

婴幼儿还可能出现头面部、手掌、足底皮损

典型皮损包括红色小丘疹、水疱、结节,以及特征性的隧道”——一条灰白色或浅黑色的细线,长度约数毫米至1厘米,一端常可见一个小丘疹,即疥螨藏身之处。

 

三、为何容易误诊或漏诊

由于疥疮初期症状与其他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相似,很多人自行使用止痒药膏或抗过敏药物,虽能暂时缓解症状,却无法根除病原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扩散。

此外,部分患者因羞于启齿或不了解病因,未能及时就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一些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结痂型疥疮,表现为大面积厚痂、脱屑,而瘙痒反而不明显,极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皮肤病或银屑病。

 

四、如何揪出幕后真凶——科学检测是关键

要确诊疥疮,不能仅凭症状判断,必须通过实验室手段找到疥螨、虫卵或其排泄物。这时,检验科的专业检测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1.皮肤刮片镜检法:医生会选择新鲜的丘疹、隧道或水疱,用消毒刀片轻轻刮取皮屑,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溶解角质,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疥螨、虫卵或粪便颗粒,即可明确诊断。这是最经典、成本低且可靠的检测方式。

2.透明胶带粘贴法:将透明胶带贴于疑似隧道或皮损处,反复按压后揭下,贴在载玻片上,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查。这种方法无创、简便,适合儿童或敏感部位检测。

3.皮肤镜检查:利用皮肤镜放大观察皮肤表面,可清晰看到隧道结构及其中的深色小点(疥螨头部),有助于快速定位采样区域,提高检出率。

4.伍德灯检查(辅助):在特定波长紫外光下,疥螨隧道可呈现亮白色或黄绿色荧光线条,帮助医生识别可疑区域。

这些检测方法由检验科技师在专业设备下完成,准确率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如何治疗与预防?

一旦确诊为疥疮,应立即进行规范治疗。常用外用药包括5%扑灭司林乳膏、10%硫磺软膏等,需严格按照医嘱从颈部涂抹至全身,保持一定时间后清洗。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所有衣物、床单、毛巾等应煮沸消毒或密封放置至少72小时,以杀灭残留疥螨。预防的关键在于:1.避免与疥疮患者直接皮肤接触;2.不共用衣物、毛巾、被褥;3.保持个人卫生,勤换洗衣物;4.集体单位发现病例应及时隔离并消毒环境。

总之,皮肤瘙痒虽常见,但持续不缓解且伴特定症状时,切勿忽视疥螨感染可能。及时做寄生虫检测,明确病因后科学治疗,做好日常预防,就能摆脱疥螨困扰,恢复皮肤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