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胃炎患者日常养胃的5个黄金法则 - 数字报刊系统 胃炎患者日常养胃的5个黄金法则 了解艾滋病检测,为健康上把锁 新手爸妈应对新生儿黄疸指南 中药西药,如何聪明混搭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胃炎患者日常养胃的5个黄金法则

作者: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向耀萍

胃炎是现代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表现为上腹疼痛、胀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无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还是饮食不当导致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想要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日常养护远比药物治疗更关键。

黄金法则一:饮食有节,温和养胃

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处于受损状态,饮食不当是诱发症状的主要因素。掌握以下原则,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胃的“修复剂”——

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胃需要规律的工作节奏,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都会加重负担。

建议将每日三餐分为5至6小餐,每餐七分饱即可,尤其避免晚餐过晚或过量。

例如,早餐可选择燕麦粥配蒸蛋,上午加餐一小把原味坚果;午餐以软烂的蔬菜面条为主,下午补充一份低糖酸奶;晚餐以小米粥搭配清蒸鱼为佳。

选择“温和派”食物

主食:优先选择发面食物(如馒头、发糕)、粥类(小米粥、南瓜粥)和软面条,避免粗粮、油炸面食。

蛋白质:以蒸、煮、炖的烹饪方式处理瘦肉、鱼肉、豆腐,减少油脂刺激。

蔬菜:去皮南瓜、胡萝卜、菠菜等易消化,烹饪时切碎煮烂;避开韭菜、芹菜等高纤维蔬菜。

水果:选择香蕉、苹果(蒸熟或煮水)、木瓜等低酸水果,避免柑橘、山楂等酸性或过冷水果。

远离“伤胃黑名单”

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调料,以及浓茶、咖啡、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

高脂高糖:油炸食品、奶油蛋糕、巧克力等难消化,易引发反酸。

过冷过热:冰饮、烫食会刺激胃部血管收缩或扩张,加重炎症。

产气食物: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可能引发胀气,需根据个人耐受度调整摄入量。

黄金法则二:细嚼慢咽,减轻胃负担

进食速度过快是现代人的通病,但胃需要充分的时间将食物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

建议每口食物咀嚼20至30次,使食物呈糊状再吞咽。这样做不仅能减少胃的机械性摩擦,还能通过唾液中的淀粉酶提前分解碳水化合物,降低胃酸分泌压力。

此外,吃饭时保持专注,避免边看手机或边工作边进食,防止吞咽空气引发胀气。

黄金法则三:规律作息,给胃修复时间

胃黏膜的修复多在夜间进行,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胃酸分泌节律。胃炎患者需做到——

保证7至8小时睡眠: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胃酸在空腹状态下过度分泌。

睡前3小时不进食:晚餐与睡眠间隔过短会导致胃内食物滞留,增加反流风险。若饥饿感明显,可少量饮用温牛奶(乳糖不耐受者改用杏仁奶)。

饭后适当活动:进食后避免立即躺下或剧烈运动,可散步15至20分钟促进胃排空。

黄金法则四:情绪管理,告别“胃是情绪器官”

长期压力、焦虑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功能,导致胃痉挛、溃疡加重。养胃需“养心”——

每日10分钟深呼吸练习: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重复循环,帮助放松副交感神经。

培养兴趣爱好:绘画、园艺、瑜伽等活动能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倾诉烦恼,或加入胃炎患者互助小组,减少孤独感。

黄金法则五:科学用药,避免“养胃误区”

许多患者自行服用止痛药或偏方,反而加重病情。需注意——

慎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如需长期服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加用胃黏膜保护剂。

不盲目依赖保健品:蜂胶、螺旋藻等宣传“养胃”的产品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含糖量过高或成分复杂,反而刺激胃部。

定期复查胃镜:慢性胃炎患者建议每1至2年复查一次,及时发现黏膜病变进展。

养胃小贴士:应急处理与长期坚持

突发胃痛时:可少量饮用温水或温牛奶,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避免盲目按压。

记录饮食日记:记录每日进食种类及症状反应,帮助识别个人过敏或不耐受食物。

循序渐进调整:养胃非一日之功,从改变一个小习惯开始(如将咖啡改为花茶),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结语

胃病“三分治,七分养”。需要患者以科学态度对待日常细节。通过规律饮食、温和运动、情绪调节和定期医疗随访,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状,减少复发甚至实现黏膜愈合。如果出现持续胃痛、反酸、黑便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胃黏膜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