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仁怀市特色赋能基层医疗   让服务“暖”起来 - 数字报刊系统 仁怀市特色赋能基层医疗   让服务“暖”起来 急救知识进矿区 安龙县木咱镇 “移动药房”进家门    医保结算解民忧 黔南州 召开卫生健康系统警示教育会 安顺市 提升医疗保健机构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 清镇市 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转运应急演练 黄平县 首个新型婚育文化主题公园建成 三穗县 发放10000份暖心健康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仁怀市特色赋能基层医疗 让服务“暖”起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汪小艳

“以前,看牙要跑到城区大医院,排队挂号、来回奔波,费时又费力;现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做根管治疗,医生专业、设备也新,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遵义市仁怀市盐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就诊的李大爷感慨。

李大爷口中的变化,正是仁怀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缩影。

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仁怀市以提升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为抓手,聚焦群众需求,着力打造一批“小而精、专而强”的特色科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

精准发力

特色科室“遍地开花”

在盐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数字化口腔综合治疗仪、全景X光机等设备一应俱全,诊室环境整洁明亮。该科作为仁怀市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的重点帮扶科室,得到了仁怀市人民医院强力支持。仁怀市人民医院常年派驻高年资口腔医师前来坐诊、带教,更通过“传帮带”模式,帮助培养口腔专业人才。目前,科室已能独立开展补牙、拔牙、牙体牙髓治疗(如根管治疗)、活动义齿修复等项目,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走进中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浓郁的中药香气扑面而来。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中药熏蒸等传统疗法有序开展,康复理疗区更是座无虚席。该中心与遵义市中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不仅实现了技术共享与双向转诊,更迎来了“硬核”支持——遵义市中医院派出王安宇博士、民族中医张圣群等专家驻点坐诊。通过遵义市及仁怀市医共体总院(市中医院)专家的指导,中医科诊疗水平显著提升,能熟练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失眠、脾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门诊量同比增长超40%。

走进鲁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科门诊,温馨明亮的候诊区、充满童趣的儿科诊室和舒适的妇科诊疗环境,处处体现着对妇女儿童的人文关怀。该中心整合资源,打造集预防、保健、诊疗于一体的妇儿健康服务新模式。可规范开展妇科、儿科常见病诊治。同时,运用中医适宜技术增加疾病疗效,定期邀请总院(仁怀市人民医院)专家坐诊并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医护人员均接受过专业规范化培训,致力于为辖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连续的健康服务。

此外,距离仁怀市城区30公里的九仓镇卫生院小湾分院,过去,仅能处理简单外伤和常见病;如今,这里已建成集门诊、中医科、住院部于一体的卫生院分院,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心电监护仪等设备,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自分院建成以来,已累计接诊门诊患者超2.3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真正发挥了基层医疗卫生“网底”作用。

一批立足实际、服务群众需求的特色科室正在全市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稳步推进、逐步成型。

强基固本

优质资源“沉得下去”

特色科室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撑。仁怀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一方面,通过“医共体”建设,推动市级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带教,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投入,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数字化X光机、口腔综合治疗仪、中医康复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并定向招聘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我们建立了‘一科一策’帮扶机制,市级医院对口支援基层特色科室建设,确保技术、管理、服务全面对接。”仁怀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市多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因地制宜挖掘自身优势,结合辖区群众就医习惯,分别在中医诊疗、康复理疗、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疗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群众就近就医的可及性与满意度。

惠民暖心

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特色科室进乡镇,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此,市民王女士深有体会,“孩子咳嗽,去社区中心儿科看,不用排长队,医生还特别耐心,真是省心又安心”。

据统计,自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开设以来,仁怀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稳步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走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首诊在基层”,逐步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有转诊、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能看病”到“看好病”,仁怀市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织密织牢基层健康服务网。下一步,该市将持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改革,拓展特色科室覆盖面,提升服务内涵,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为百姓健康撑起坚实“医”靠。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