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这台手术创全国首例 - 数字报刊系统 结果互认提升医疗温度 结果互认提升医疗温度 省疾控局举办公共卫生学科领军人才培训班 一个热线电话“抢”回一个生命 全省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项目推进会召开 这台手术创全国首例 这套设备系贵州首台 免费为“城市美容师”体检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台手术创全国首例

本报讯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安院区)介入科执行主任安天志带领团队成员,成功完成全国首例DSA-CB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锥形束CT)联合磁导航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活检手术。这标志着,我国在智能介入手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胸腹部复杂病灶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范本。

在介入手术中,影像引导的精度直接决定手术成败。然而,传统DSA仅能提供二维图像,超声对微小或深部病灶显示不佳,CT又无法实时导航,导致穿刺路径难以精准规划,手术风险高、成功率受限。

作为全省数字化复合手术室配置最齐全的医疗机构,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率先在全国实现DSA、CBCT与磁导航穿刺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术前三维规划+术中实时导航+术后即时评估”的一体化手术平台。

一位男性患者肝脏内发现多发结节,最大仅10毫米,传统穿刺难以精准定位。安天志团队决定启用智能穿刺导航机器人,在全国首次将DSA-CBCT与磁导航系统联合应用于穿刺路径引导。

术前,通过对患者MR影像进行全量化三维重建,生成个体化“脏器电子地图”;术中,将三维地图与CBCT影像实时融合,在磁导航系统的动态纠偏下,穿刺针成功避开血管、精准抵达病灶,实现“一针到位”完成活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验证了DSA-CBCT联合磁导航在复杂病灶穿刺中的高精度与稳定性,也为全国介入医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手术新方案。

据悉,磁导航机器人具备多模态影像融合、呼吸动态追踪、电磁实时导航等功能,可广泛适用于穿刺活检、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等各类微创术式。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