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骨骼再生修复能力虽强于成人,但骨折后修复仍需充足合理的营养支持。骨骼主要成分包括钙、磷等矿物质及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其合成代谢依赖饮食营养素。合理饮食可为骨骼愈合提供充足原料,加速骨痂生长与骨折修复,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掌握儿童骨折后正确饮食原则与方法,对促进快速康复至关重要。
骨折初期(1-2 周)
骨折初期,骨折部位因局部软组织损伤、出血和炎症反应,出现明显肿胀、疼痛。创伤应激反应还可能影响儿童胃肠功能,导致消化能力下降。此阶段饮食原则为清淡、易消化,以减轻肠胃负担并有助于消肿。
主食可选大米粥、小米粥,质地柔软易吸收,能提供基础能量;软面条可搭配少量蔬菜,增加营养且不加重肠胃负担。蔬菜宜选冬瓜、丝瓜、苦瓜等清热消肿的品种,冬瓜含丰富膳食纤维和水分,能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肿胀;丝瓜可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缓解局部炎症;苦瓜能清热解毒,适合初期食用。
选择易吸收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羹(含多种氨基酸)、豆腐(植物蛋白良好来源,含钙且易消化)、牛奶(富含优质蛋白和钙,需根据孩子肠胃适应情况选择)。同时,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刺激胃肠道,影响消化功能,不利于肿胀消退。
骨折中期(3-4 周)
骨折中期,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痂开始生长。骨痂生长需要大量蛋白质、钙、维生素D及维生素C等营养素,此阶段饮食原则为增加营养,为骨痂生长提供充足原料。
蛋白质补充,可选瘦肉(猪、牛、羊的瘦肉部分)、鱼类(鲫鱼、鲈鱼等)、鸡肉、虾等。瘦肉含动物蛋白和铁、锌等矿物质,促进组织修复生长;鱼类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鲫鱼、鲈鱼,易消化且对伤口愈合有益;鸡肉营养丰富,蛋白质高、脂肪较低,适合儿童;虾含优质蛋白和钙、磷等矿物质,为骨骼生长提供营养。钙是骨骼主要成分,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利用,二者不可或缺。
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是钙和维生素D的优质来源,需保证每日摄入量;动物肝脏、蛋黄含一定维生素D,适当食用可帮助钙吸收。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而胶原蛋白是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对促进伤口愈合和骨骼修复意义重大。新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草莓,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等富含维生素C,可适当多吃。饮食搭配上,可将食材合理搭配,如清蒸鱼保留营养且清淡易消化,瘦肉蔬菜粥营养全面易吸收。
骨折后期(5 周以后)
骨折后期,骨痂不断生长、改造,逐渐形成成熟骨骼组织,骨折部位趋于稳定。此阶段饮食原则为均衡膳食,继续补充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素,兼顾儿童生长发育全面需求,巩固骨骼修复效果。
仍需补充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豆腐、豆浆、豆皮等),不仅含丰富植物蛋白,还富含钙、磷等矿物质,有益骨骼健康;坚果(核桃、杏仁等)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钙、磷、锌等矿物质,但因儿童吞咽功能未完全成熟,需磨成粉加入粥、面条等食物中,避免呛咳。
同时,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糙米、玉米等)、新鲜蔬菜,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儿童因活动减少出现的便秘,保证营养吸收正常进行。饮食规律上,要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挑食、偏食。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均衡营养摄入对身体各器官发育和功能维持很重要,良好饮食习惯有助于身体持续获取所需营养素,促进骨折最终愈合和孩子整体健康成长。
饮食禁忌
儿童骨折后,需了解哪些食物要少吃或不吃,以免影响愈合。①过甜食物如糖果、甜点等要控制摄入量,过多糖分可能影响钙吸收,而钙是骨骼愈合关键营养素,钙吸收受阻会延缓愈合。②过咸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应尽量避免,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含量升高,引起水钠潴留,还可能导致钙流失,不利于骨骼修复巩固。③生冷食物如冰饮、生鱼片等不适合食用,可能刺激胃肠道,影响胃肠功能和营养吸收,进而影响身体对骨折愈合所需营养的摄取。
结语
儿童骨折后饮食调理是促进愈合的重要环节,家长应依骨折愈合不同阶段,提供适宜食物。合理饮食搭配,加上适当休息和遵医嘱的康复锻炼,能让孩子更快、更好恢复健康,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