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心律失常揭秘——心跳乱舞,如何安抚 - 数字报刊系统 双相情感障碍者脑结构MRI这样“说话” 心律失常揭秘——心跳乱舞,如何安抚 妇科肿瘤治疗——精准医疗下的希望之光 卒中后抑郁别忽视,家人陪伴很重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律失常揭秘——心跳乱舞,如何安抚

作者:桂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梁敏

在人体这片复杂而精密的舞台上,心脏无疑是那位永不停歇的舞者,以其独特的韵律维持着生命的节奏。每一次心跳,都是血液在全身循环的序曲,为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带走废物。然而,当这份节奏被打乱,出现心律失常时,就如同舞者的步伐变得凌乱,不仅影响表演的美感,更可能危及健康。

心律失常初探:心脏的“不和谐乐章”

定义与分类——

心律失常,简而言之,就是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导致心跳的频率、节律或传导路径发生异常。它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系列心脏电活动紊乱的总称。

根据其发生部位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心律失常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窦性心动过速(心跳过快)、窦性心动过缓(心跳过慢)、房颤(心房颤动)、室颤(心室颤动)、早搏等。每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有其独特的“音符”,组合成不同的“乐章”。

病因探索——

为何心脏会奏响这曲“不和谐乐章”?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上,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以及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都可能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而病理上,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代谢性疾病(如甲亢、低钾血症)、药物副作用以及电解质失衡等,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幕后推手。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因。

识别心律失常:捕捉心跳的“异常信号”

症状自察:心律失常并非总是悄无声息地发生,它常常会通过一系列症状向我们发出“警报”。心悸、胸闷、气短、头晕、乏力,甚至晕厥,都是心律失常可能引起的症状。当您感受到这些“异常信号”时,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自我评估或就医检查。

专业检测:为了准确捕捉心脏的“异常节拍”,我们需要借助专业的医疗设备。心电图(ECG)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它能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为医生提供宝贵的诊断依据。对于某些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Holter)则更为适用,它能连续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信号,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心律失常的“安抚”策略:恢复心脏的“和谐旋律”

生活方式调整:从日常做起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让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健康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为心脏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同时,坚持运动也能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心理调适:学会管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训练,减轻心理负担对心脏的影响。

药物治疗:精准干预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是控制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心脏的电活动,使心跳恢复正常的节律和频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非药物治疗:科技助力心脏康复

对于某些严重或顽固的心律失常患者,非药物治疗方法可能更为适合。

心脏复律(电除颤)是一种紧急治疗手段,通过电流冲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导管消融术则利用导管技术将射频能量送入心脏特定部位进行消融治疗,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则能为高风险患者提供持续的心律监测和紧急治疗功能,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

预防心律失常:守护心脏的“韵律之美”

定期体检:对于中老年人及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来说,定期体检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心脏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来说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进展对于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与心律失常和谐共处

心律失常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病情恢复心脏的“和谐旋律”。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预防胜于治疗只有从日常做起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心脏健康。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让心脏之舞永远充满韵律与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