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双相情感障碍者脑结构MRI这样“说话” - 数字报刊系统 双相情感障碍者脑结构MRI这样“说话” 心律失常揭秘——心跳乱舞,如何安抚 妇科肿瘤治疗——精准医疗下的希望之光 卒中后抑郁别忽视,家人陪伴很重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相情感障碍者脑结构MRI这样“说话”

作者: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陆安学

当情绪成为“失控的列车”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有人哼着歌整理房间,却在午后突然陷入绝望的沉默;前一秒还在热情规划未来,下一秒已因琐事暴怒摔门而去——这种情绪在极端高低间“坐过山车”的状态,正是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的日常。这种疾病并非简单的“心情起伏”,而是大脑神经调控系统发出的“警报信号”。  

传统诊断依赖患者对症状的描述和医生的临床观察,但情绪的主观性常让诊断陷入“雾里看花”的困境。例如,躁狂期的“精力充沛”可能被误认为“性格开朗”,抑郁期的“疲惫无力”又可能被归因于“懒惰”。如何穿透表象,找到疾病的生物学证据?医学影像技术,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RI),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翻译官”。

MRI技术:大脑的“结构翻译官”

想象大脑是一座精密的城市,神经元是建筑,突触是道路,而MRI就像一台“高空摄像机”,能清晰拍摄每栋建筑的轮廓与道路的走向。与传统CT相比,MRI无辐射、分辨率更高,尤其擅长捕捉软组织的细微差异。  

结构MRI(sMRI)通过测量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信号,生成大脑的“三维地图”。它不关注大脑的“活动状态”(如功能MRI),而是聚焦于“硬件结构”——哪些脑区体积偏大或偏小?灰质与白质的分布是否异常?这些静态指标如同疾病的“指纹”,为揭示BD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更关键的是,MRI能进行纵向追踪。通过定期扫描,医生可以观察患者大脑随病情进展的变化,甚至在症状出现前捕捉到早期信号,为干预争取时间。

MRI揭秘:BD患者大脑的“异常对话”

当MRI的镜头对准BD患者的大脑,一系列结构异常逐渐浮现,它们像密码般串联起情绪失控的神经链条。  

前额叶皮层:失控的“情绪刹车”  

前额叶是大脑的“指挥官”,负责理性决策与情绪抑制。

BD患者的背外侧前额叶常出现灰质减少,仿佛“刹车系统”失灵,导致冲动行为频发;而腹内侧前额叶的异常则让大脑对负面情绪过度敏感,哪怕微小的挫折也会引发强烈抑郁。  

边缘系统:情绪的“风暴中心”  

海马体如同情绪的“记忆库”,BD患者的海马体积普遍缩小,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他们常陷入反复的情绪循环——过去的创伤被无限放大,未来的希望却难以存留。

杏仁核则是“恐惧警报器”,躁狂期患者的杏仁核过度活跃,让他们对风险视而不见,做出危险决策;抑郁期则相反,警报系统瘫痪,连基本的快乐感也消失殆尽。  

胼胝体:左右脑的“信息断联”  

胼胝体是连接左右脑的“信息高速公路”,BD患者的这条通道常出现微结构损伤,导致左右脑协同失调。

这或许能解释患者为何在情绪切换时显得“割裂”——前一秒还在狂欢,后一秒已崩溃大哭。  

隐藏的“配角”  

基底节区(多巴胺的“加工厂”)异常与躁狂期的精力过剩有关;小脑这个传统上被认为只管运动的脑区,近年来被发现参与情绪认知,其结构改变可能让患者对他人情绪的判断“跑偏”。

从影像到临床:MRI如何改变诊疗模式  

MRI不仅“揭露”了BD的神经真相,更在临床中展现出实用价值。  

辅助诊断:寻找疾病的“生物标记”  

通过分析多个脑区的结构特征,科学家正尝试建立BD的MRI诊断模型。例如,某些脑区组合的异常模式能区分BD与单相抑郁,减少误诊率。

未来,患者或许只需躺进MRI舱,就能获得更精准的初步判断。  

预测治疗反应:定制个性化方案  

研究发现,基线期前额叶体积较大的患者对锂盐治疗更敏感;而海马萎缩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认知训练。

MRI为“同病异治”提供了神经学依据,让治疗从“试错”走向“精准”。  

预警疾病进展:守护高危人群  

对有BD家族史的青少年进行定期MRI扫描,能早期发现海马体积缩小等征兆,及时干预可能延缓或阻止发病。这为“上医治未病”提供了现代医学的支持。

结语:理解即治愈的开始  

MRI的镜头揭示:BD并非“性格缺陷”或“意志薄弱”,而是大脑结构与功能失调引发的“神经交响乐错乱”。每份影像背后,都是亟待理解的生命。科技正撕去精神疾病的“羞耻标签”,推动社会以科学、包容的态度看待这类“大脑的感冒”。或许未来,人们谈及BD时会说:“我懂你的大脑在经历什么,我们共同面对。”——理解,始终是治愈的起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