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山海同心护健康   佛黔协作谱新篇 - 数字报刊系统 山海同心护健康   佛黔协作谱新篇<br>——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佛山市医疗帮扶锦屏县成效显著 组团帮扶结硕果   携手共筑健康梦<br>——佛山市组团式结对帮扶助推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海同心护健康 佛黔协作谱新篇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佛山市医疗帮扶锦屏县成效显著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广东省佛山市秉持“锦屏所需、佛山所能”原则,对黔东南州锦屏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医疗对口帮扶。通过精准施策、倾力相助,共33项新技术落地推广,13个学科受益,22300余人次得到专家诊治,3156余人次本地医护人员接受培训,1个全新科室(康复医学科)从无到有,多个薄弱学科能力得到质的提升。佛山市的医疗帮扶为锦屏县卫生健康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极大地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

教学查房.jpg

帮扶专家邓剑君开展教学查房。

义诊活动.jpg

帮扶专家罗可夫赴平秋开展义诊活动。


精准结对构建帮扶新格局

人才交流激活内生动力

佛山市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的系统性与可持续性,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了坚实的帮扶框架。

深化医院结对,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佛山市医疗卫生机构与锦屏县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结对关系。

截至目前,已成功结对3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对口帮扶锦屏县人民医院、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对口帮扶锦屏县中医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同时对口帮扶敦寨镇中心卫生院。

根据结对协议,明确了帮扶时限,确立了以技术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长效帮扶机制,确保了帮扶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强化人才互动,畅通交流学习渠道。佛山市采取“派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两地医疗人才交流。

组团式派驻专家。2021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佛山市禅城区累计派出五批共28名医疗人才赴锦屏县人民医院开展驻点帮扶,专业覆盖骨科、血管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个急需领域,帮扶时间从1个月至1年不等。2025年8月,继续派驻3名专家进行为期一年的帮扶。

精准化外出进修。锦屏县先后选派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龙安流、超声科主任龙树勇等多名业务骨干赴佛山市进修学习;选派护理人员进修公共卫生专业。此外,安排多名行政管理人员赴佛山交流学习,全面提升管理理念和能力。

技术输血攻克诊疗难关

学科建设补齐发展短板

佛山市医疗帮扶团队深入调研锦屏县医疗现状,坚持“缺什么、帮什么”,着力提升关键技术能力,填补学科空白。

引入新技术,实现医疗能力新跨越。佛山市专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在锦屏县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效解决了当地众多疑难杂症诊治难题。据统计,佛山市医疗专家在锦屏县人民医院共开展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指动脉皮瓣修复术、四肢血管神经肌腱显微吻合术等33项新技术。其中,血管外科专家吴智林副主任医师帮扶一年期间,开展手术230台次,极大提升了锦屏县人民医院在血管修复和严重创伤救治方面的水平,吸引了周边县域患者慕名而来;眼科专家赵抒羽在一个月内完成白内障手术40例,并引入多项眼科新技术。

创建新科室,打造学科发展新引擎。佛山市帮扶专家帮助锦屏县填补学科空白。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钟荣芳的全力推动下,锦屏县人民医院在原中医科基础上成立“康复医学科”,设置住院病床15张,实现了从单一门诊到集门诊、住院于一体的临床科室的蜕变。该科室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中西医结合早期康复治疗,针对当地疾病谱推广了热敏灸、火针、小儿推拿等23个中医适宜技术和物理治疗项目。自2022年10月科室成立至2023年2月,科室门诊人次同比增长51.26%,病床使用率高达86.72%。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霍振楠、吴宇轩等专家帮助锦屏县中医医院重新开设并完善了胃肠镜科,顺利开展了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技术。

聚焦中心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帮扶工作紧密围绕县级医院核心能力建设,重点支持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2024年,重点推进了创伤中心建设,整合急诊、骨科、普外、神经外科等多学科资源,建立一体化多学科协作团队和分级转运体系,全面提升县域内急诊急救能力。

倾情服务惠及苗侗百姓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帮扶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诊疗服务量质齐升,有效缓解看病难。佛山市专家深入临床一线,通过日常坐诊、手术示教、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直接服务当地患者。数据表明,2021年8月至2025年7月间,佛山市派驻锦屏县的专家团队累计诊疗患者超过22300人次,开展手术示教285台次,下乡入村开展巡诊义诊40次,惠及群众超5753人次。

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大幅降低就医成本。众多以往需辗转至省、州甚至大城市才能治疗的疾病,如今在锦屏县内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在黎平县做生意的湖南籍患者阳某贞因严重腰腿痛多次在外地求医未果,慕名来到锦屏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在佛山市专家钟荣芳的精心治疗下,住院16天后痊愈出院。这类事例不胜枚举,患者不仅节省费用,也避免了长途奔波的劳累,切实降低了就医综合成本。

捐赠药品设备,提供直接物资支持。佛山市还积极捐赠医疗物资,捐赠阿兹夫定片1000盒,用于相关疾病治疗,直接惠及患者。

精心带教培育本土人才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佛山市医疗团队将培养本土人才作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变“输血”为“造血”,为锦屏县打造一支高水平、本土化的医疗队伍。

建立师徒关系,实施精准带教。专家通过“一对一”“一对三”等形式与当地医务人员建立师徒关系,签订带教协议,建立了师徒关系。通过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学术讲座、病例讨论、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毫无保留地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

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整体素质。帮扶期间,佛山市专家团队共开展院科培训73场次,培训当地医疗人才超过3156人次。如,超声专家罗桃英开展大型业务培训授课,培训278人次;廖秀梅进行B超专业经验分享交流;吴智林开展培训23场次,培训738人次。这些培训极大地开阔了本地医护人员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水平。

培养技术骨干,引领未来发展。佛山市专家注重帮助受援科室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培养业务骨干和潜在的学科带头人。其中,多学科协作帮助培养内镜诊疗团队、骨科技术骨干、康复科团队等,为相关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锦屏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邓剑君提出推动两地医师“双聘制”、职称互认等长远机制,进一步巩固人才队伍建设成果。 

(锦屏县卫生健康局 供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