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9月2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重症护理攻略 - 数字报刊系统 家长如何应对手足口病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重症护理攻略 儿童智力发育的隐形杀手 -----缺铁性贫血 如何缓解血透过程中的不适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重症护理攻略

作者:南宁市中医医院 黄兰梅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出现急性阻塞,心脏肌肉因缺乏血液供应出现坏死,使得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一旦遭遇急性心梗,后续的重症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急性心梗后的重症护理究竟有哪些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急性心梗后的身体变化

急性心梗发作后,患者的心脏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就好像一台精密的机器突然出现了关键零件的故障,整个系统都陷入了混乱。心脏的肌肉因为缺血缺氧而受到损害,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这时候,身体的各个器官就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说,肾脏可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大脑可能会因为缺氧而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肺部也可能会出现淤血,导致呼吸困难。这些身体的变化,都需要我们在重症护理中密切关注和精心照料。

重症护理的首要任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就像是身体的晴雨表,能够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急性心梗后的患者,我们要时刻监测他们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体温的升高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抵抗感染;脉搏的快慢和强弱能告诉我们心脏的工作状态;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变化可能提示肺部的问题;而血压的稳定与否更是关系到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例如,一位急性心梗后的患者,原本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但突然出现了血压的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的信号,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需求。急性心梗后的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受损,肺部可能会出现淤血,影响呼吸。

 

我们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无阻。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减轻肺部的淤血。如果患者有痰液,要及时协助他们咳出。对于痰液黏稠难以咳出的情况,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等方法来稀释痰液。

饮食护理——为康复提供能量

饮食对于急性心梗后的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刚刚经历心梗后的初期,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可能会比较虚弱,此时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粥等。随着病情的逐渐稳定,可以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身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肉、豆类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同时,要控制每餐的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心脏的负担。

心理护理——点亮心灵的明灯

急性心梗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痛苦,也在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恐惧。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病情的复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候,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可以通过介绍成功的康复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一位患者,在心梗后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焦虑中,甚至对治疗失去了信心。经过护理人员的多次心理疏导和鼓励,最终重新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活力

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心脏功能和身体机能。但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开始时,可以从简单的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等开始,逐渐过渡到床边站立、行走。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预防并发症——未雨绸缪

 

急性心梗后的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的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家庭护理的要点

当患者出院回家后,家庭护理也不能放松。家人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按照医生的嘱咐,监督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陪患者到医院复查。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总之,急性心梗后的重症护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只有精心护理,才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