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7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肛周脓肿是个啥?中西医一起治 - 数字报刊系统 脑电图揭秘:你的大脑在“说”什么? 超声下的心脏秘密:冠心病早知道 我们为什么要戒烟?益处多多 肛周脓肿是个啥?中西医一起治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肛周脓肿是个啥?中西医一起治

作者: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杨仕伦


肛周脓肿,听起来好像是个尴尬的话题,它可是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哦!别怕,咱们一起来科普一下,这个让人有点难以启齿的“肛周脓肿”到底是个啥,还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一、肛周脓肿是啥玩意儿?

肛周脓肿,全称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通常指的是发生在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这种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其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等感染,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

肛周脓肿的常见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的持续性疼痛、红肿、发热,甚至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在脓肿形成后,可有波动感,破溃后会有脓液流出。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肛瘘、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二、中医怎么看?

中医认为,肛周脓肿(中医称为肛痈)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湿热下注、气血瘀滞等。这些因素导致肛门部位的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进而瘀而化热,热盛则肉腐成脓。

1.病因认识

湿热下注:中医认为,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损伤脾胃,下注大肠,蕴结肛门,容易引发肛痈。此外,外感六淫邪气入侵、化热,也会导致气血不通,从而形成肛周脓肿。

气血瘀滞:由于肛门手术、异物刺激或基础性疾病等因素,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瘀滞,也是肛周脓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2.症状诊断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患者的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来诊断肛周脓肿。例如,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可能提示热毒型脓肿;舌淡苔白、脉沉细则可能指向气血瘀滞型脓肿。

3.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主要采用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

内治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排脓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黄连解毒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剂常用于治疗实证肛痈;而对于虚证肛痈,则可能采用养阴清热的方法,如青蒿鳖甲汤等。

外治法:包括中药外敷、熏洗、坐浴等。常用的外用药物如黄连、黄柏、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排脓的作用。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肛周脓肿注重标本兼治,既通过内治法调理身体内部环境,又通过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处,以达到快速控制症状、促进愈合的目的。同时,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和日常保健在预防和治疗肛周脓肿中的重要性。

 

三、西医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肛周脓肿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在肛周脓肿初期或轻度情况下,西医通常会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抗生素可以有效杀灭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减轻炎症和缓解症状。然而,药物治疗可能无法根治肛周脓肿,尤其是在脓肿已经形成或病情较重的情况下。

2.手术治疗

手术切开引流:对于较大的脓肿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西医通常会采用手术切开引流的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将脓肿切开,排出脓液,以减轻局部压力和缓解疼痛。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继续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其他手术方法:根据脓肿的具体情况和位置,西医还可能采用其他手术方法,如挂线术等。这些方法旨在更有效地处理脓肿,并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四、中西医结合,疗效加倍!

1.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中医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能够调理患者身体内部环境,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西医的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则能够快速控制感染,排出脓液,减轻患者痛苦。

2.缩短疗程,减少痛苦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加速脓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生长修复功能,从而缩短疗程。例如,在某些案例中,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疗程可以明显缩短,平均仅需21天左右即可治愈。

中医的外治法如中药外敷、坐浴等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局部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3.降低复发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标本兼治,既消除症状又调理身体,从而降低肛周脓肿的复发率。通过术后使用中药解毒祛腐、生肌愈疡,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

4.提高治愈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治愈率显著提高。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从而提高治愈率。

 

五、预防与日常保健

1.保持肛门清洁,减少感染。

2.避免久坐,多活动。

3.饮食均衡,防便秘,少辛辣。

4.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结语

肛周脓肿虽然是个尴尬且痛苦的问题,但并非不治之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我们可以标本兼治地解决这一问题。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