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作为日常清洁行为,原本是洗身或洗头的简单动作。然而,当“致命风险”与沐浴相连时,其内涵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再是简单的清洗,而是一种隐藏其中、难以察觉的潜在危险,可能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
在生活中,沐浴常见的致命风险主要以跌倒/摔倒和突发症状为主,其次是触电和溺水。由于洗澡涉及个人隐私问题,又常单独进行,一旦发生意外,如不懂采取自救措施,待到被人发现时往往会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
不慎跌倒/摔倒
1. 在沐浴过程中,若不慎跌倒/摔倒,需冷静应对以实现自救。
2. 当感觉身体失衡时,迅速抓住稳固物体,如墙壁、扶杆等,稳定身形,防止摔倒。
3. 如无法平衡身体,应在即将摔倒的瞬间,尽量避免臀部先着地,必要时用手掌作为缓冲。
4. 如果跌倒了,不要惊慌失措,要评估自己的伤势,并想办法尽快关闭热水。
5. 若伤势较轻,可以尝试缓慢起身,并缓慢移步至大厅,但过程需防止再次摔倒。
6. 若伤势较重,难以自主起身,且无法按呼救铃或手机无法取到,应向门缝外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同时避免过度挣扎,以免加重伤势。
7. 如果自己不能动弹又无力气发出呼救声时,应用自身剩余力量敲响身边一切可触到的铁、桶、门等,通过轻轻敲击的方法,便可发出清脆声音的物体来传达求助信号,使远处的人听到声音,及时发现并救援。
8. 若有伤口流血,要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压止血。
9. 若伤口过大或过深,不要贸然处理,要立刻就医诊治或等待救援。
突发症状
1. 在沐浴时,若突然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关闭热水,保持冷静。
2. 由于热浴会引起浴室内水蒸气增多,氧气相对较少,因此,需尽快打开浴室门,为自己求得救命之氧。
3. 若家里还有人,可按下呼救铃,亦可通过轻轻敲击可接触到的物体,使之发出清脆的声音,好向外传达求救信号。
4. 因刚动身开门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突发症状会有所加重,此时,应扶稳墙壁或扶干等固定物体,使身体平稳的站着,切勿下蹲或坐下,同时控制呼吸变得缓慢有序,切记勿张口呼吸或抬头呼吸,应选择略微低头呼吸。
5. 待突发症状稍微缓解后,若仍未获得救援,可尝试自己缓慢扶行走出浴室,到沙发上坐着休息后拨打救助电话等待救援。
6. 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沐浴时,若出现突发症状。须立即采取以下行动:①在感到不适时立即关闭热水;②打开浴室门;③移步关闭煤气总开关;④把家中门窗全部打开;⑤移步至空气流通最为通畅的大厅角落,拨打求助电话等待救援;⑥若因体力不支,无法完成上述步骤,只需在关闭煤气总开关后,直接前往阳台或窗边等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坐下,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发生触电
1. 沐浴时,一旦遭遇触电,首要之务是迅速抽离身体接触部位。务必先切断电源,再关闭水源,并立刻联络专业人员检修,确保安全后再行使用。
2. 若触电后无法抽离,应冷静自持,减缓血液流动和电流速度,以降低身体所受损伤。此时,应优先尝试关闭电源。
3. 若成功抽离触电部位,能行走则尽快离开浴室。
4. 若上述行动受限,务必保持理智。在无法行动时,则应高声呼救,同时尽量开启浴室门,以便声音传出,寻求外界援助。
5. 在离开浴室等待救援时,应持续活动触电部位,可促进知觉恢复。
出现溺水
1. 在使用浴缸沐浴出现溺水情况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2. 尽可能保持头部在水面上,确保能够呼吸。如果身体开始下沉,不要挣扎或乱动,避免更快地沉入水中。
3. 如果可能的话,抓住任何可用的漂浮物,如浴巾、肥皂盒、浴缸边缘等,保持身体浮在水面上。
4. 尝试采用仰泳姿势,保持头向后仰,将口鼻露出水面,四肢放松。
5. 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尽可能保持多余气体留在体中,有助于人浮出水面。
6. 如果感觉身体开始下沉,尝试放松身体,让身体自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可以用脚蹬地或尝试用双手划水,以加速上浮。
7. 在自救的同时,也要大声呼救,以便其他人能够及时听到并提供帮助。如果使用的是语音手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救援。
由此可见,当在沐浴过程中遇到致命风险时,快速反应并采取恰当的自救措施极为重要。须在保持冷静和镇定的同时,评估风险并采取对应的自救措施,持续进行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或自救后无任何不适感为止。通过掌握一些关于在面临致命风险时的基本自救技巧和知识,我们不仅能够意识到在沐浴时需要采取防范措施的重要性,更能在不幸面临沐浴致命风险时,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化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