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3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新生儿窒息的注意事项 - 数字报刊系统 抗过敏药物的正确使用 痛风:关节的疼痛之源 新生儿窒息的注意事项 颅骨骨折护理有道可循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儿窒息的注意事项

作者: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雷静娇

的延续、亦可是娩出过程中一些因素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普及新生儿窒息处理知识,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窒息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对于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了解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窒息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4~7分: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呈青紫色;呼吸表浅或不规律;心跳规律且有力,心率减慢;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喉反射存在;肌张力好;四肢稍屈。若抢救治疗不及时,可转为重度窒息。

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新生儿皮肤苍白;口唇暗紫;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且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喉反射消失;肌张力松弛。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或日后后发生脑部后遗症的机会明显,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紧急处理。

 

 二、预防新生儿窒息

 

产科并发症的预防及早发现异常胎动、胎音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措施:

1. 产前保健与教育

*定期产检:孕妇应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确保母婴健康。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风险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

*健康教育:孕妇学会自数胎动,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的高危因素,并予以纠正。重视孕妇自数胎动胎动异常是最先出现的胎儿缺氧征象,孕妇正确自数胎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分娩过程中的监护

*严密监测胎心变化,行胎儿电子监护,发现胎心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指导孕妇自数胎动,主诉胎动减少者,应立即行全面检查,以评估母儿状态。

*适宜的分娩方式: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可能需要采取剖宫产等紧急措施。

*及时处理分娩并发症: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状况,熟练接生技术预防肩难产的发生。

3. 家庭准备与应急措施

家庭成员需深入了解新生儿窒息风险,包括睡眠窒息和喂奶呛奶等情形。为此,家中应备有急救设备,如新生儿复苏袋和吸痰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反应。此外,家庭成员应参与新生儿急救技能培训,掌握初步稳定和复苏操作,为新生儿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这样的准备和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三、新生儿窒息的紧急处理

 

一旦新生儿出现窒息征兆,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紧急处理应遵循“黄金分钟”原则,即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评估并采取复苏措施。复苏步骤包括初步稳定、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药物治疗等。在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规范操作,并持续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初步复苏是指将新生儿置于辐射台快速擦干,保暖、摆正体位、吸痰必要时给予正压通气,进行胸外按压,使用1/10000肾上腺素进行复苏德等。

 

 四、复苏后护理与监测

 

复苏成功后,新生儿继续低流量吸氧,保暖。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纠正低氧血症,纠正酸中毒,维持血糖的稳定,预防新生儿脑水肿。

 

 五、家庭护理与预防复发

 

在新生儿出院回家后,家长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和技巧,以预防窒息的再次发生。首先,家长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使用可能影响新生儿呼吸的物品,如软枕头、毛绒玩具等。其次,家长应定期带新生儿进行随访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窒息的隐患。此外,家长还应学会正确的喂奶姿势和拍嗝方法,避免新生儿在吃奶过程中发生窒息。

 

 六、结语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通过加强孕妇的产前保健、提高医护人员的复苏技能、加强公众对新生儿窒息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新生儿窒息事件,及时的复苏处理和密切的监测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生儿窒息处理的知识和注意事项,为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