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或听说过一种名为“疝气”的疾病。虽然它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实际上,疝气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外科疾病,尤其是老年男性和婴幼儿中更为多见。那么,疝气究竟是怎么回事?它真的需要手术治疗吗?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疝气
疝气,简单来说,就是人体内的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它原本的位置,通过腹壁或其他部位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到了另一个部位。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个原本放在房间里的家具,突然通过墙壁的裂缝跑到了隔壁房间。
疝气最常见的是腹外疝,其中95%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又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疝块突出的部位不同。此外,还有脐疝、股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
疝气的成因
疝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
腹壁肌肉薄弱: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会逐渐萎缩,强度降低,这为疝气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腹压增高:长期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重体力劳动等因素都会增加腹内压,迫使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点突出。
先天性因素:部分婴幼儿由于先天发育异常,腹壁存在缺损或薄弱点,也容易发生疝气。
疝气的症状
疝气的症状通常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
包块出现:在用力或咳嗽时,腹股沟或阴囊部位会出现一个包块,平卧后包块可消失。
疼痛:部分患者会感到局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当疝块较大或发生嵌顿时。
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这些症状多出现在疝块嵌顿后。
疝气的危害
虽然疝气在初期可能只是表现为一个可复性的包块,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其危害不容忽视:
疝块增大:随着病情的进展,疝块会逐渐增大,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
嵌顿和绞窄:疝块一旦嵌顿,无法回纳,就会导致局部疼痛加剧,甚至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绞窄性疝是一种急症,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否则可能危及生命。
影响生活质量:疝气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疝气要手术吗
这是很多患者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疝气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愈合,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疝气是需要手术治疗的。
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避免嵌顿:如前所述,疝气如果发生嵌顿,可能会导致肠管等器官缺血坏死,严重危及生命。手术可以将突出的器官或组织回纳到原来的位置,并修补腹壁的薄弱点,从而避免嵌顿的发生。
缓解症状:疝气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如坠胀感、疼痛等。手术可以消除这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防止复发: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疝气很可能会越来越大,而且复发的几率也比较高。手术可以有效地修补腹壁的薄弱处,降低复发的风险。
手术方式
传统手术:传统的疝气手术主要是通过开放的切口,将疝内容物回纳后,对腹壁的薄弱点进行缝合修补。这种手术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技术比较成熟,但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微创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疝气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创手术通常是在腹腔镜下进行,通过几个小切口插入器械,对疝气进行修补。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但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非手术治疗的情况
婴幼儿疝气:一岁以内可暂观察,用疝气带保守治疗,若嵌顿或一岁后未自愈需手术。年老体弱或患严重疾病不能手术者,可保守治疗,如用疝气带、避免腹压增高因素,但只能缓解症状且有风险,如疝气嵌顿。非手术治疗无法根治疝气,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
如何预防疝气
加强腹壁锻炼: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增强腹壁肌肉的力量。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减少腹内压力增高的因素。
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在举重、搬运重物等情况下,要注意保护腹部,避免腹部过度用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肥胖;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
总之,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疝气的发生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治疗疝气非常重要。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疝气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