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11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难点 - 数字报刊系统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心脏骤停如何急救 抗缪勒氏管激素:女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 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难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难点

作者: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 罗静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医学影像科往往充满着神秘色彩。当涉及到外周血管介入术时,你是否好奇这个过程中护士们都在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外周血管介入术中护理工作的神秘面纱,探讨一下其中的护理难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外周血管介入术。简单来说,外周血管介入术是一种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管等器械对人体外周血管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外周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狭窄等。

外周血管介入术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是清醒的。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难点究竟有哪些呢?

术前准备的复杂性

1.患者评估: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等。比如,若患者有过敏史,那在手术中使用某些药物或材料时就需要格外谨慎,以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因为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是一种压力源,可能会导致焦虑、恐惧等情绪。护士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忧,并给予心理支持。可以给患者讲述一些成功的手术案例,让他们对手术充满信心。

2.设备和器械准备:外周血管介入术需要使用到各种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和介入器械。护士需要确保这些设备和器械的完好性,并熟悉它们的使用方法。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设备和器械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它们能够正常运行。比如,检查导管的完整性,确保没有破损或堵塞;检查影像设备的清晰度,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地观察手术部位。

3.药品准备:手术中需要使用到各种药品,如麻醉药、抗凝药、血管扩张药等。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准确地准备好这些药品,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同时,护士还需要了解各种药品的作用、副作用和使用方法,以便在手术中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术中护理的挑战

1.生命体征监测: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由于外周血管介入术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是清醒的,因此他们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受到手术操作的影响。比如,当导管插入血管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或不适,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护士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同时密切观察监护仪器上的数据变化。

2.手术配合:外周血管介入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需要医生、护士和技师的密切配合。护士需要熟悉手术的步骤和操作方法,准确地传递器械和药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例如,在医生需要某种器械时,护士要迅速准确地递上,不能有丝毫延误。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手术中的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在传递器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污染手术区域。

3.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外周血管介入术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穿孔等。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例如,如果患者出现出血,护士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果患者出现血栓形成,护士需要给予抗凝治疗。

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1.病情观察:手术后,护士需要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患肢血运等。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饮食和活动指导: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活动。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理的饮食和活动指导。例如,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3.心理护理: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对手术效果和康复情况感到担忧。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总之,外周血管介入术中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护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做好这项工作。同时,护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医生、技师等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