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4年01月0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关于血常规,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数字报刊系统 介入放射学:打开血管的神奇艺术 手足口病的症状 关于血常规,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膝关节炎患者护理小科普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血常规,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作者: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检验中心 刘波

 当患者进行病症治疗期间,无论是项目检查、门诊诊疗还是病症救治,其基础环节则是血常规检查,所谓的血常规检查是指,医生利用专业的检查方式详细观察患者血液中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变化指数,以此作为基础根据患者的体征变化,判断患者患有何种病症。

 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主要指通过专业的检查技术手段,观察患者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患者所患有何种疾病以及血液状态,目前血常规检查内容包含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在病症和身体检查过程中,血常规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检查项目,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发现身体的问题,还能够辅助医生判断病情,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由此可见,血常规对于病症诊疗具有极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血常规检查意义

 1.血液病

 通过血常规能够帮助医生有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液疾病,而不同类型的血液疾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其细胞指数会出现明显区别,而患者实际开展血常规检查时,通过对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相关项目进行详细观察,可以判断血液中细胞和指数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第一时间发现患者身体所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病症治疗。除此之外,血常规还能够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类型的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以上疾病,可以进行针对性和目的性的病症治疗。

 2.贫血

 患有贫血病症的患者主要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指数过少所导致的,当患者贫血过于严重后,还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的大幅度降低,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各种类型的身体症状,比如:头晕、乏力、困倦等,因此医生判定患者贫血时通常利用血常规进行检查,以此辅助患者明确病症,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只是出现了轻度的皮疹症状,可以通过口服补血药物、输液、输血等方式进行病症治疗,所以治疗方式则需要医生根据血常规检查时结合检查结果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比如:通过注射药物或者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或者利用服用补血药物增加营养摄入的方式实现病症的治疗,以此纠正患者贫血症状,改善身体素质。

 3.疾病判断

 利用血常规检查,除了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贫血以及血液疾病等相关病症,还可以通过血液中各项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幅度,侧面反映患者可能患有其他的疾病,以此辅助医生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进一步明确,所以做好血常规检查对于患者的疾病确诊和治疗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大多数患者认为只要做血常规检查就代表自身已经患有了某种疾病,其实不然,血常规检测只是身体常规检测项目的其中一项,单纯依靠血常规并不能确定患者所患有何种疾病或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从本质上来看,血常规只能作为疾病判断的辅助手段。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在实际开展血常规检查之前,患者要确保检查前3天饮食的清淡,尤其不能过多摄入动物脏器或者动物血液食物等,比如:猪肝、猪血、鸭血等;在检查前一天不能食用纤维性过重的食物,比如芹菜;为了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期间要禁食禁水,检查前一天夜晚10点后不能摄入食物,检查当天要确保自身的空腹;通常情况下,血常规检查主要集中在清晨或者上午,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尽快检查还可以确保患者不会出现由于长时间无法摄取食物而出现低血糖症状。

 实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患者尽可能穿着宽松的衣物,以此便于配合医生的抽血检查;在采血后,患者要根据采血医生的医嘱伸直前臂,另一只手轻轻按压抽血部位的止血球至少5分钟,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抽血后不能曲肘止血,也不能捻动皮肤上的止血棉球,防止出现皮下淤血的症状;如果抽血后针孔周边的皮肤出现紫红色,则需要在24小时内进行皮肤热敷;在抽血后24小时内,针孔以及针孔周边的皮肤禁止沾水,避免出现针孔感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