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医护在院前急救中的分工合作 - 数字报刊系统 肥胖是病吗?怎么治? 心梗再灌注方法 MDT模式在医疗诊疗中的作用和优势 医护在院前急救中的分工合作 怎样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护在院前急救中的分工合作

医护抢救工作是否默契协调,影响到院前救治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到患者下一步治疗能否顺利进行,甚至关乎患者性命。所以院前急救很重要,医生护士既要各司其责,又要紧密配合把工作做好。如果急救团队配合不好,容易出现医疗纠纷。

前急救出诊前的准备工作,每天医护人员提前30分钟到达单位,并与上一班医护人员做好交接,交接之后需要对相关的出诊物品进行清点,医生负责挂出出诊人员的卡片,重点检查心电图监护仪、简易呼吸机的情况,准备好相关仪器,护理人员需要清点急救箱内的相关药品,包括输氧管、药物、气管导管、注射器等物品。医护人员对于急救车上的相关物品进行处置,实现有效分工,出诊之前需要拿出相关的记录单进行核实。

诊疗以及抢救患者过程中的相关工作,在到达急救地址之后,对于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医生主要负责询问患者的病史,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对于病情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并且口头下达医嘱进行输液、输氧治疗。护理人员则是在医生地询问病史的同时,完成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等情况的测定,当患者口头下达医嘱之后,确认口头医嘱之后,立即实施口头医嘱的内容为患者建立通道输液实施输氧治疗。当然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完成,对于药品名称尽量二次核实,患者的病情状况由医生同患者及家属进行解释,医生对于患者的病情状况评估更为准确。医生对于患者家属进行患者病情解释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收拾医疗物品,整理好急救箱,做好后续转运的准备。对于外伤出血或者出现骨折的患者,现场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协助完成伤口包扎以及骨折部位的固定工作,医生不能只是指挥,因为伤口包扎骨折固定,并不是一人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医护人员配合。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危急,出现了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等情况,需要气管插管时,医生需要使用简易的球囊辅助患者通气,同时护理人员要为医生做好准备气管导管以及导管芯,医生在抬起患者下颌,使用咽喉镜打开并暴露患者的声门部位,护理人员协助传递气管导管,协助顺利完成救治操作。

在转运过程中的分工合作患者经过现场抢救之后病情稳定符合转运条件,需要医护人员协作将患者使用救护车送至医院,及时接收治疗转运的途中,可能会出现道路颠簸不平,患者病情恶化的可能性,加上车内噪音比较明显,因此不利于患者的病情观察,需要更好的实现护患分工合作,主要是护理人员医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状态,评估患者的心跳脉搏呼吸情况,出现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的作出判断。护理人员则需要在车上关注患者的输液输氧情况,在搬运过程中一定要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脱离,一定要注意清理口鼻内的呕吐物,确保口腔呼吸道通畅,避免阻塞气道造成呼吸抑制。

在到达医院之后,医生需要进一步详细检查患者的病情状况,以此来评估做出进一步的治疗和干预处理,包括开展的体位损伤部位检查开具医嘱以及书写病历,初诊的医生向急诊当班医生交代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以及在现场实施的治疗措施。到达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重新对于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测定,执行医生开具的医嘱,并且在下一次出诊时补充所需要的药品和器械。需要将急诊科室内的当班护理人员交代所作出的输液情况,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时,医护人员还应该护送患者开展检查和住院治疗。

平时培训重点强化出诊抢救工作质量,平时科里定期进行技能操作培训,医护同时进行,学会吸痰、洗胃等技术,护士同时也学会气管插管本领,掌握心肺复苏演练,平时也要注意加强相关急救操作练习。

总之,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属于一个团队,虽然有职责分工不同,但是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完成患者的救治,医生重点对于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护理人员则侧重于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护理措施以及具体治疗方案的执行。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   蓝星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