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髓炎
骨髓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感染骨髓、骨皮质和骨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它可能是由血液、创伤或手术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脓杆菌、痈或其他病变进入血液而到达骨组织。骨髓炎在儿童中最常见,同时骨髓炎还最常见于免疫力受损的人,如镰状细胞病或糖尿病患者。根据发病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骨髓炎;亚急性骨髓炎和慢性骨髓炎。
骨髓炎的症状
1.疼痛:疼痛症状是骨髓炎早期出现的典型症状,但在早期,多以长期钝痛为特征,轻则重。在后期,可能会出现各种疼痛感,如刺痛和灼痛。虽然骨髓炎引起的疼痛实际上并不严重,但容易长期发生,这也表明细菌对骨髓内的髓腔有长期影响,存在持续传播的风险。
2.引起皮肤窦道:当骨髓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皮肤上可以出现多个窦道,导致脓液局部流出,滴不完。该疾病很难治疗,患者可能会经历无法治愈的长期复发性发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进行长期换药,并帮助患者解决异常增殖组织。
3.肿胀疼痛症状:肿胀疼痛的症状与日常生活中疼痛的症状相似,表明局部感染急性发作引起的不适。当出现肿胀和疼痛的症状时,表明骨髓炎患者已经出现严重感染,甚至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如持续发烧。现阶段很难控制患者的病情,但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暂时缓解。
4.抵抗力下降:骨髓炎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病,因此长期患有骨髓炎的人的抵抗力会明显下降。一段时间后,患者会发现自己身体逐渐变得虚弱,骨髓炎的发作概率和频率会显著增加。如果患者感染严重,炎症和感染症状将持续很长时间,很难治愈。
5.败血症:骨髓炎是一种典型的传染病,因此细菌有可能通过骨髓和伤口进入血液,因此除了感染骨组织外,还会直接进入血液,导致患者患上败血症。脓毒症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状,当骨髓炎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就会发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生素,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
6.慢性骨髓炎:该阶段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主要是因为在早期,骨髓炎很容易复发,而且多年都不愈合,导致疾病很容易发作,成为严重的骨髓炎,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及肢体功能丧失。
如何治疗骨髓炎
骨髓炎需要早期治疗,以避免延迟到慢性骨髓炎并导致复杂的情况。一般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抗感染,结合手术治疗。大多数慢性重症患者需要首先清除死骨和周围坏死组织,以使抗感染治疗有效,这种疾病的治疗期为1-4周。通常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并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使用万古霉素、头孢哌酮、阿莫西林或克林霉素等多种敏感抗生素。但抗生素主要抵抗病变的感染,要彻底根除病变,必须彻底清除病变,并进行手术治疗。
20世纪六十年代,医学界首次将抗生素骨水泥用作控制关节感染。抗生素骨水泥,顾名思义,就是抗生素加骨水泥,抗生素用来控制感染,骨水泥用来加强骨骼的强度。该方式用于骨髓炎治疗中,能够确保肢体活动自如,切口愈合,没有反复的渗出和窦道,也不需要隔段时间再去反复的应用抗生素,完全能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够为患者日常行动不便解决极大问题。
手术治疗还包括钻孔引流手术或侵入性减压手术,通常用于急性骨髓炎合并局部脓肿形成的患者,脓液可以通过手术排出,即在最明显的疼痛部位钻孔或做一个全切口,根据内部脓液情况放置引流管或置入抗生素骨水泥。坏死骨切除术或刮除术通常适用于慢性骨髓炎恶化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彻底去除坏死的骨组织,然后使用石膏固定,直到伤口愈合。开放性骨移植手术用于伴有周围组织损伤的慢性骨髓炎患者,在彻底清除坏死的骨组织和不健康的骨骼后,进行充分的引流,并根据情况覆盖肌肉组织或植入自体松质骨,以有效抵抗感染并重建血液循环。节段性截肢或截肢用于局部切除不影响正常功能的小部分病变骨,有利于愈合;对于某些难以治愈的病变区域,截肢是可行的,以防止癌症转化。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李春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