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衰竭
肾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情况,可分为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指短时间内发生的肾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堆积、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比较常见的原因为肾脏破裂出血、中毒引起的肾功能损害。急性肾衰竭通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结局通常较好。慢性肾衰竭则主要是由于各种慢性肾病引起的肾功能损伤,病程通常在半年以上,可导致身体脏器损害。慢性肾衰竭的病程长,整体预后较差。
肾衰竭的诊断方法
肾衰竭的临床诊断,通常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对于急性肾衰竭患者,我们可以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挤压伤、烧伤、大出血以及患者受伤的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可以询问患者有无感染史,感染性休克、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也会引起急性肾衰竭。一些患者在接触毒性物质时,也会导致肾衰竭的发生,此时可以调查患者的接触史,从而进行合理诊断。
而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一般存在慢性肾病史,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肾功能下降,并且存在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代谢废物积蓄等表现,并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发生造成肾功能下降的诱因,例如感染、心力衰竭、服用肾毒性药物、手术等,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明确诱发肾衰竭的基础病,从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怎么治疗肾衰竭
目前临床对于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因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例如在一般治疗中,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营养支持、内环境稳定等措施,首先为了控制病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于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至少为1.0-2.0g/kg,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从而避免营养不良加重;同时患者还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摄入量不超过6g,存在水肿症状的患者,每天碘盐摄入量不能超过5g。尿毒症患者应该避开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等食物。
在肾衰竭的药物治疗中,采用的药物有很多,包括利尿药物、纠正酸中毒药物、调节钙磷平衡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纠正贫血药物、降压药物等。利尿药物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减轻患者的心肺负担,从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药物可以改善肾衰竭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肾衰竭患者,不能过量使用碳酸氢钠,不然会增加心脏负荷。对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钙血症等的肾衰竭患者,可以使用碳酸钙、醋酸钙,可有效改善代谢紊乱的情况。但是在服用此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血清代谢的变化。肾衰竭患者容易并发感染,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在治疗期间还会使用到各种抗生素治疗,但是为了减少耐药菌的出现,通常需要根据实验室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肾衰竭患者容易并发贫血,严重贫血会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因此需要采取各种纠正贫血药物,比较常用的药物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高血压合并肾衰竭患者,需要积极服用降压药物,避免病情加重。
肾衰竭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采用肾脏移植手术治疗,其主要是将供体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从而恢复肾功能,是目前尿毒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肾移植成功之后,可恢复肾功能,并且相比于一般的透析治疗来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目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在肾衰竭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使用。目前临床研究发现,越早进行透析治疗,越能够控制病情的发展。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利用血液透析仪清除血液中的内毒素、堆积废物,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血液透析虽然无法治愈疾病,但是可以替代肾脏功能,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腹膜透析主要是使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腹腔灌注透析液,从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腹膜透析相比于血液透析来说,无需抗凝治疗,操作简单安全,甚至在家中也可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因此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容县中医院 刘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