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12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合理饮食 远离内分泌和慢性疾病 - 数字报刊系统 数胎动听胎心和胎心监测有啥区别? 如何预防产后抑郁? 合理饮食 远离内分泌和慢性疾病 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理饮食 远离内分泌和慢性疾病


当下的快节奏社会,我们每天奔波于工作、学习、娱乐之间,却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健康因素——饮食。饮食的不合理往往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比如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与慢性疾病。那么,该如何合理饮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改善自己的饮食。

 

什么是内分泌和慢性疾病呢?

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表现为激素分泌失调,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多个腺体,它们共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方面。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慢性疾病是指一类病程较长、持续时间较长、病因复杂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出现往往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糖尿病、高血压等。

如何合理饮食呢?

①“三少一多”:即少盐少糖少脂肪,多纤维。控制钠的摄入,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盐,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减少精制糖的摄入,包括白糖、红糖、果糖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至少25克,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肥胖等。

②均衡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需要。

③全谷物优选:多选择全谷类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全谷物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于消化系统和心血管健康。

④坚果力量:适量食用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含有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⑤饮水充足: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少1500-2000毫升。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消化、排泄等生理功能,保持身体正常运作。如饮酒,要适量。过量饮酒会增加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⑥调味品适当:适量使用各种调味品,如香料、醋等,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风味,同时降低盐和糖的摄入。

⑦蔬菜瓜果当道:每日摄取足够的蔬菜和水果,至少五份。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⑧定时定量进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合理安排三餐,保持饮食规律。

厨房小贴士之家常菜

①清蒸鱼:选用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清蒸后保留了鱼的鲜美和营养价值,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②西红柿炖牛腩:选用优质瘦牛肉,搭配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西红柿,炖煮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牛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西红柿则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

③蔬菜沙拉:选用多种新鲜蔬菜,如生菜、黄瓜、胡萝卜、甜椒等,搭配低脂沙拉酱,既满足了口感,又摄取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益于肠道健康。

④豆腐炒时蔬:选用豆腐和时令蔬菜,如青菜、菠菜、西兰花等,炒制后既保留了食材的营养成分,又增添了口感。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蔬菜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保持内分泌平衡,预防慢性疾病。

⑤绿豆汤:选用新鲜绿豆,煮制成汤。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适合夏季食用。绿豆汤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⑥蘑菇炖鸡:选用鸡肉和菌类食材,如香菇、金针菇等,炖煮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鸡肉含有优质蛋白质,菌类则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

总之,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内分泌疾病和慢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两大挑战。保持合理饮食,关注营养搭配,合理饮食应注重“三少一多”的原则,同时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适量摄取新鲜蔬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肉、豆制品等,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韦冠著 来宾市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