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突然出现心跳急剧加快,又毫无征兆恢复正常的情况,这种 “心跳忽快忽慢” 的现象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所致。室上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对日常生活和健康有一定影响。了解其相关知识,有助于及时识别、正确应对和有效预防,因此科普十分必要。
认识室上速
室上速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主要因心脏电信号传导系统出现异常通路或折返环,导致心脏节律失常。正常情况下,心脏电信号由窦房结发出,按一定路径和速度传导,维持每分钟60-100次的正常心率。而室上速发作时,电信号在异常通路或折返环中快速传导,使心率突然加快。室上速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发作时,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心跳骤增,与正常心跳的平稳节奏截然不同,毫无预兆地 “飙升” 后又可能突然恢复正常,这是其典型表现。
室上速的常见症状
室上速发作时,典型症状中最突出的是心跳急剧加快,通常每分钟达 150-250次。患者会有明显心悸,能清晰感觉到心脏在胸腔内快速、有力地跳动,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胸口发紧,需用力呼吸缓解。伴随症状方面,因心跳过快致心脏泵血受影响、全身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头晕,严重时站立不稳;身体乏力,无法进行日常活动;部分患者会出冷汗,这是身体对心率异常的应激反应。
室上速的常见诱因
生活习惯是重要诱因。过度劳累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电信号传导紊乱,诱发室上速;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增加发作风险;大量饮酒、吸烟及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会刺激心脏,加快心率,诱发室上速。
身体状态方面,疾病因素可能诱发。感冒、发烧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影响心脏电生理活动,引发发作;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亢,会加快身体代谢,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包括室上速在内的心律失常;女性更年期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脏正常功能,增加发作几率。
室上速发作时的应对方法
发作时,掌握简单自救技巧可能缓解症状。刺激咽喉部引发恶心,用手指或筷子轻刺激,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注意动作轻柔防损伤;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瓦氏动作),也能刺激迷走神经,操作时吸气要深、屏气时间适当、呼气用力;按压眼球需格外注意力度,防损伤眼球,青光眼、高度近视等眼部疾病者不宜采用。
自救同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发作时患者常因心跳过快恐慌,而紧张会进一步兴奋交感神经,加快心率,不利于缓解。因此,患者要尽量放松,深呼吸平复情绪,为后续处理或就医争取时间。
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况
虽有些发作可自行缓解,但某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出现剧烈胸痛,可能提示心脏供血受严重影响,存在心肌缺血等危险,需立即就医;呼吸困难严重甚至有窒息感,说明心脏功能受极大影响,应及时就诊;发生晕厥或意识模糊,表明脑部供血不足,情况危急,必须马上送医。
发作频繁也是就医信号。发作次数明显增多或每次持续时间变长,说明病情可能进展,需检查明确原因并采取治疗措施。首次发作者,即使症状自行缓解,也建议就医检查明确诊断,排除其他严重心脏疾病,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
室上速的检查与治疗
诊断常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是基础检查,发作时做能清晰记录异常心率和心律,为诊断提供直接依据;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心脏电活动,有助于捕捉不规律发作的室上速,提高诊断准确性。
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术。药物治疗用于缓解急性发作或预防发作,常用腺苷、维拉帕米等,通过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减慢心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射频消融术是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电信号通路或折返环,达到根治目的,具有治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是重要治疗手段。
结语
室上速虽常见,但了解相关知识后,能及时识别症状,发作时正确应对,必要时及时就医。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预防,多数患者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希望本文能让更多人认识室上速,重视心脏健康,远离心律失常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