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来回跑上跑下,浪费时间和精力,光检查费用就不少。”近日,在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门诊楼,患者王秀兰拿着手机里的“云胶片”,顺利完成了肺部复诊。此前,她做的CT检查报告,医生通过“医技云”平台直接调阅,就不用再花300元重复拍片。
“检查后,手机一点就能看到报告,太方便了。”王秀兰的话里满是感慨。
这样的变化,正发生在黔东南州的城乡之间。
曾经,黔东南州各地不同医院间检查数据“不互通”,乡村医疗曾受困于“信息孤岛”,患者常常要跨院重复检查,治疗耗时久。
对此,黔东南州以AI为诊断助手,搭建“医技云”平台,以数据互联、智能诊断、资源下沉为核心,打通了该州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数据壁垒,实现200余项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
“基层医院基础检查,再数据上传,AI辅助诊断,上级医院把控诊断。”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医技云”平台,“心电一张网”已延伸至该州87个乡镇卫生院,AI系统累计辅助解读心电图1.4万余张,成功识别并救治20余例急性心梗患者,将黄金救治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
“叮!”雷山县西江镇卫生院医疗科主任李珍珍的手机突然弹出AI预警提示——患者杨大爷的心电图显示急性心梗风险。于是,他立刻通过“医技云”关联的“心电一张网”,将数据上传至雷山县人民医院心内科,短短10分钟后,就收到了专家的远程诊断意见,及时将患者转诊救治。
“以前做心电图,得把纸质报告送到县医院,来回要半天,遇到急症根本来不及。”李珍珍坦言,现在有了“医技云”和AI辅助,基层也能快速精准判断病情,“像杨大爷这种情况,要是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以前,得等县医院专家复核,一来一回要大半天。”黎平县中潮镇卫生院医生陆进枝也感受到了“医技云”带来的改变,她表示,以前,遇到复杂血常规病例,总是不敢轻易下结论。现在,通过AI助手,先对报告给出初步分析,再通过“医技云”同步给县级医院专家,复核效率大大提升。
如今,“医技云”既帮群众省费用,又帮基层提能力、减压力,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少花钱。今年1至7月,“医技云”平台已累计完成178万项次检查互认,为群众直接节约费用919万元,越来越多的山乡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