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警惕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亚稀褶红菇 - 数字报刊系统 警惕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亚稀褶红菇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亚稀褶红菇

  每年夏秋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繁殖的旺季,由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一些毒蘑菇外观与可食用的野生蘑菇极其相似,因此误采误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在全省时有发生。在我省发生的致死事件中,需高度警惕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亚稀褶红菇。本期就由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研究所专家为大家解读一下。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

  横纹肌溶解型毒蘑菇一般是指蘑菇毒素进入人体代谢后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毒蘑菇。

  在我国,这个“坏蘑菇”叫“亚稀褶红菇”,5-9月最爱出来“害人”。误食亚稀褶红菇后,一般会在2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伴有乏力;24小时后,毒素会在你身体里“拆家”——让你感觉到全身明显乏力,肌肉痉挛性疼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还可能出现酱油色尿液,血液生化指标肌酸激酶急剧上升,严重者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亚稀褶红菇和可食的“紫花菌”差不多大小(像成人拳头大);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煤灰黑色,老了的亚稀褶红菇边缘会翘起来。菌肉呈白色,受伤后易变淡锈红、淡红或红色(要在比较新鲜时对半切开或划伤菌褶才可能观察到),变红后可持续30分钟。菌褶白白厚厚的,触碰易碎,褶片之间较为稀疏。菌柄粗短,圆柱形,颜色为污白色、浅灰白色至灰黑色。

    与稀褶红菇的区别是什么?

  亚稀褶红菇与可食的稀褶红菇(又称烟色红菇、核桃菌)形态特征相似,极难区分,在没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设备情况下,很难在野外采摘或购买时准确鉴别。

   和密褶红菇的区别有哪些?

  区分亚稀褶红菇与可食的密褶红菇(又称密褶黑菇、大黑菇)相对容易一些。密褶红菇的菌褶密到几乎看不到间隙,菌盖和菌柄处常见乌黑色的斑块(这是在采摘、拿取有擦伤引起的变黑)。

    与稀褶茸多汁乳菇有什么区别?

  稀褶茸多汁乳菇的菌盖颜色、菌褶颜色和稀密程度与亚稀褶红菇相当,长相相似。但是稀褶茸多汁乳菇在受伤时会流出大量白色乳汁,乳汁不变色,而亚稀褶红菇则没有乳汁。

  避免误食亚稀褶红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采、不买、不食与亚稀褶红菇长相相近的野生蘑菇。一旦误食应第一时间刺激咽部自行催吐并携带剩余蘑菇或者蘑菇图片及时去大型医院就医。

(吴安忠 周倩倩 左佩佩)

稀褶红菇.jpg

稀褶红菇


密褶红菇.jpg

密褶红菇



亚稀褶红菇.jpg

亚稀褶红菇





稀褶茸多汁乳菇.jpg

稀褶茸多汁乳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