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粪便检测小妙用 肠道炎症早发现 - 数字报刊系统 粪便检测小妙用 肠道炎症早发现 雷火灸:不孕女性的“好孕”帮手 皮肤瘙痒难耐,外用药膏选择有讲究 牙齿拥挤不用愁,正畸来解忧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粪便检测小妙用 肠道炎症早发现

作者: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曹慧

在日常体检和疾病诊疗中,粪便常规检查是一项基础但至关重要的检测项目。很多人对这项检查的印象停留在“查寄生虫”或“看消化好不好”,其实,现代医学技术已赋予粪便检测更深入的功能——它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肠道炎症,为多种消化道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关键线索。

白细胞检测:识别肠道炎症的初步线索

粪便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白细胞存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粪便中不应检出白细胞,或仅见零星几个。当肠道发生炎症反应时,如细菌性肠炎、炎症性肠病(IBD)等,免疫系统会调动大量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进入肠黏膜参与防御,这些细胞随后随粪便排出。

因此,粪便中检出较多白细胞,提示肠道存在活动性炎症。这一结果有助于区分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并为后续诊疗提供方向。例如,在疑似细菌性痢疾或沙门氏菌感染时,白细胞增多是一个重要支持依据。此外,阿米巴痢疾患者的粪便中虽白细胞不多,但可见红细胞和夏科-莱登结晶,这也属于显微镜检查的重要发现。

需要强调的是,采集样本的方式和送检时间会影响检测结果。建议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采集新鲜粪便,避免混入尿液、水或其他杂质,并在1小时内送检,以保证细胞形态的完整性。

粪便隐血试验:捕捉黏膜微损伤的信号

粪便隐血试验(FOBT)常用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但它在肠道炎症性疾病中同样具有诊断价值。当肠道黏膜因炎症发生充血、水肿或微小破损时,即使肉眼看不到出血,微量血液也会混入粪便。

持续或间歇性隐血阳性,提示肠道存在慢性出血源,可能与炎症性肠病、肠结核、肠道感染或息肉等病变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在临床缓解期并无明显症状,但隐血试验仍可呈阳性,提示存在亚临床炎症活动,需引起重视。

粪便钙卫蛋白:评估炎症程度的可靠指标

近年来,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检测在临床广泛应用。钙卫蛋白主要由中性粒细胞释放,当肠道有炎症浸润时,其在粪便中的浓度显著升高。

FC水平与肠道黏膜炎症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在鉴别肠易激综合征(IBS)与炎症性肠病(IBD)方面,FC具有重要价值:IBS患者通常FC水平正常,而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则明显升高。这一特点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内镜检查,提高诊疗效率。

此外,FC还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随着抗感染治疗的进行,FC水平下降提示炎症得到控制;若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则提示病情未缓解或存在复发风险。

粪便乳铁蛋白:辅助判断炎症活性的新指标

乳铁蛋白是另一种由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蛋白,在肠道炎症时也会显著升高。其检测原理与钙卫蛋白类似,对活动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乳铁蛋白的优势在于检测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常作为钙卫蛋白的补充指标。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对肠道炎症判断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儿童或无法耐受其他检查的人群。

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避免误判

尽管粪便炎症标志物检测具有较高价值,但其结果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例如,饮食因素(如摄入动物血制品、红肉)可能导致隐血试验假阳性;近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剧烈运动或肠道菌群紊乱也可能轻微影响钙卫蛋白水平。此外,某些胃肠道感染恢复期也可能出现短暂指标升高。因此,检验科在出具报告时会注明可能的干扰因素,并建议临床医生结合腹痛性质、排便习惯、体重变化、家族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哪些人群应重视粪便炎症筛查?

以下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炎症相关检测:

长期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者;

有不明原因腹泻或间歇性便血者;

家族中有炎症性肠病或结直肠肿瘤病史者;

慢性疲劳、体重下降伴消化不适者;

已确诊炎症性肠病,需监测病情活动度者。

早期发现肠道炎症,有助于及时干预,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结语

总之,粪便检测不仅是消化系统健康的“晴雨表”,更是肠道炎症的“预警系统”。通过科学分析粪便中的细胞成分和炎症标志物,我们能够在症状出现前识别潜在病变,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公众应正确认识粪便检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测,为肠道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