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2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六大分论坛“悉数登场” 共同探讨骨科医疗协同发展新路径 - 数字报刊系统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 骨科专科联盟大会成功召开 六大分论坛“悉数登场” 共同探讨骨科医疗协同发展新路径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大分论坛“悉数登场” 共同探讨骨科医疗协同发展新路径

作者:○ 本报记者 马春晓

9月20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科专科联盟大会成功召开。大会以“以骨结盟,共建共赢”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骨科领域权威专家、医疗管理人才和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共同探讨骨科医疗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会议设置1个主论坛和6个分论坛,围绕管理创新、科教融合、康复提升、疼痛诊疗、护理服务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管理论坛


管理论坛以“专科建设与联盟协同发展”为主题,邀请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专家分享经验与实践,聚焦骨科学科与专科能力建设、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背景下的区域医疗中心管理探索与实践、创新药事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等开展议题。

贵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杨劼介绍,贵州医院打造了骨内科、骨外科、康复科、疼痛科“四位一体”的骨科诊疗模式:骨内科以保守治疗和慢病管理为基础;骨外科以开展各类精准手术为支柱;康复科以确保患者功能恢复为保障;疼痛科以解决复杂疼痛问题为特色。这种模式能全方位满足不同患者需求,包括经济困难患者和术后疼痛管理需求。

“同时,医院实现老年骨科管理创新,让健康管理前移,实现医务管理优化。”杨劼说。贵州医院作为贵州省骨科专科质控单位,推动区域诊疗同质化,通过质控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水平。骨科专科联盟将继续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共同体,为区域骨科医疗水平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骨科论坛


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专科联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专家分享、病例讨论和技术演示,进一步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了区域骨科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

骨科论坛设置了脊柱外科、骨肿瘤、小儿骨科、运动医学、关节、足踝、上肢创伤和下肢创伤等多个专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骨科专家,共同探讨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经验。

特别是脊柱外科专场,既展示了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也强调了规范化诊疗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基层医院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指导。

贵州医院脊柱外科在新老两个院区均设有病区,总床位达90余张,年手术量约2000台,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脊柱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科室主要诊疗疾病。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加大投入,推进规范化诊疗,让更多患者受益。”贵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陆廷盛说。

贵州医院推行阶梯性治疗策略,在复杂疑难病例诊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特别是在寰枢椎脱位等高危高难度疾病的诊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论坛中,通过系统讲解疾病解剖基础、病因分类、分型及最新临床技术,帮助联盟成员单位提升诊疗水平。


科研论坛


科研论坛聚焦医工交叉、科研思维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前沿议题,为区域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思路与方向,强调了科研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通过多学科协作和平台建设推动科研进步的重要性。

贵州医院科教科科长王藜篥介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贵州医院科研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核心要素,医院通过“筑巢引凤”政策,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支持。

同时,贵州医院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重点发展医工交叉领域,已有项目进入临床转化阶段,营造了浓厚科研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

对于基层医院,王藜篥认为,通过专科联盟和学术论坛,传播先进理念和技术,根据不同层级医院需求,提供差异化支持。未来,医院将继续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深化多方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研生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台,带动区域整体科研水平提升。


疼痛论坛


疼痛论坛汇聚了省内外疼痛科及相关领域专家,围绕疼痛诊疗新技术、质量控制和多学科协作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强调了疼痛学科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通过学术交流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发展的重要性。

贵州医院疼痛科分设5个主要亚专业方向:脊柱源性疼痛、关节与肌肉疼痛、癌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血管源性疼痛。

贵州医院疼痛科副主任钱黎介绍,考虑到基层医院实际情况,不必强求独立设置疼痛科,可与康复科、中医科整合发展,形成“疼痛—康复—中医”一体化服务模式,先植入疼痛管理理念,再逐步引进适宜技术。

此次论坛上首次成立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疼痛专科联盟,目前已有45家成员单位报名,将成为推动区域疼痛诊疗同质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疼痛科将继续完善亚专业建设,加强与康复、中医等学科协作,通过专科联盟带动基层医院疼痛诊疗能力提升,让更多慢性疼痛患者获得规范有效的治疗。”钱黎说。


康复论坛


在本次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科专科联盟大会上,康复医学作为六大分论坛之一备受关注。论坛聚焦骨科康复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设置了丰富的学术报告和交流环节。

论坛以“骨科康复中的情绪障碍”为核心议题,呼应大会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的总体目标。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康复医学专家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贵州医院康复科主任刘洪举介绍,当前康复医学面临着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骨科康复中情绪障碍的识别与干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骨科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等。这些负面情绪如得不到有效化解,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恢复,甚至延长康复周期。

为此,贵州医院提出“围手术期全程康复”理念,将康复介入时机前移。通过本次论坛,刘洪举也呼吁业界同仁共同关注骨科康复中的情绪问题,推动整体康复理念在基层医院的普及,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


护理论坛


作为首次在联盟大会中单设的护理板块,论坛以“创新实践促提升,同质化服务惠患者”为核心,汇聚省内外护理专家与基层联盟单位代表,通过专题授课与案例交流,为骨科护理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专业沟通平台。

贵州医院护理部主任韩杉表示,依托联盟大会平台,与各级骨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进行专业交流。论坛精心选择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案例:区域集团化背景下的骨科护理管理,探讨医疗改革中城市医疗集团化的重点问题;制度文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强调管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3D打印技术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先进医疗技术的护理创新分享基层单位的实践心得;适老化护理服务,展示百岁老人手术全程护理案例,关注老龄化社会挑战。

论坛还聚焦人文关怀、社会服务、专业传播和多元发展。

“通过本次论坛,期望促进联盟单位在骨科护理管理方面的取长补短,推动临床实践中好经验的分享与应用,激发各级医院的创新活力,提升整体骨科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韩杉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