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9月19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铜仁,有条“康养街”! - 数字报刊系统 铜仁,有条“康养街”! “救”在身边 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 医疗服务从“有形覆盖”转向“有效惠民” 完善基层医疗体系  守护8000余村民健康 贵阳市 多部门携手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六盘水市 培训村医中医药适宜技术 贵阳市中药临方制剂加工中心 落户贵中医大二附院红岩院区 麻江县 卫生健康进乡村 山歌小品传知识 三都自治县 肺结核防治宣传活动进校园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仁,有条“康养街”!

作者:○ 何玉琳 黄雪芬 龚敏佳

2024年,铜仁市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成为贵州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这一契机为铜仁市中医药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的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顺势以梵净医馆为核心打造特色康养一条街,让中医药服务融入群众生活,让老街焕发健康新活力。

踏入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建筑间,梵净医馆的招牌格外醒目。作为街区康养服务的核心载体,梵净医馆不仅是中医药传承与优秀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更是粤黔协作、莞铜医疗协作的示范平台。东莞医疗协作工作组打破区域限制,创新合作模式,为铜仁市基层医护人员传授先进技术、指导专科建设,更直接把优质中医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对于这份“家门口的便利”,市民刘开亮感触颇深,“我以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脚受过伤,听说在古城开了一家梵净医馆,治疗效果好。我家就住在附近,今天来梵净医馆进行治疗,这里的医生医术高明,护士服务态度很好,为我们中老年人的治病就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各方面都让病人很信任他们”。

便捷的服务、专业的诊疗,让梵净医馆成为周边居民的“健康近邻”,也为街区文旅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作为“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中南门正以康养一条街为切入点,推动中医药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铜仁市中医医院梵净医馆治未病科主任杨世毅介绍:“咱们医馆是粤黔协作、莞铜医疗协作的示范基地,目前采用‘双组团’帮扶模式,东莞专家长期在这里坐诊,不定期还有义诊团队过来开展义诊活动。像这个远程会诊室,本地患者不用跑到外省就诊,就能让东莞的中医专家看片子、开方抓药。接下来还会增加中医治未病特色诊疗服务,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体系建设和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

如今,随着医馆内莞铜共建治未病中心、莞铜远程会诊室、东莞专家诊室、东莞专家传承工作室、莞铜中医特色治疗室、莞铜专家学术交流室“一中心五室”投入使用,从日常诊疗到健康管理的全链条中医药服务体系已初步成形。而这份“专业服务”还在向街区延伸——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同步拓展“中医药+”场景,围绕梵净医馆打造康养旅游线路,培育“中医药+药膳”“中医药+养生”商户,推出药膳餐、中医茶品、特色药浴等服务。

杨世毅表示:“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本身是‘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这次打造康养一条街,就是把梵净医馆和周边商户联动起来。旁边还要开药膳坊,用本地药材做养生汤、药膳粥;后面还会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厅,游客逛老街时能沉浸式体验中医理疗、识药,让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和旅游融合得更紧密。”

接下来,中南门康养一条街将继续以梵净医馆为支点,深化莞铜医疗协作成果。在丰富中医药服务品类的同时,完善康养服务体系,努力将特色康养一条街打造成铜仁市的又一张城市名片,使其既是感受历史文化的打卡地,也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生活圈”,让这条历史街区在守护健康中焕发新活力,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美好的体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