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22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胃息肉别忽视,定期检查防癌变 - 数字报刊系统 这五种水果暗藏升糖陷阱 骨质疏松悄来临,腰椎骨折如何防 胃息肉别忽视,定期检查防癌变 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减少病情反复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胃息肉别忽视,定期检查防癌变

作者:贺州广济医院 周能玲

在消化内科门诊中,经常有患者拿着胃镜报告询问:“医生,我查出了胃息肉,会不会变成癌?” 其实,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出到胃腔内的隆起状病变,就像胃黏膜上长出的 “小肉疙瘩”。虽然多数胃息肉是良性的,但部分类型存在癌变风险,及时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胃息肉的成因

胃息肉的形成是遗传、感染、药物、生活习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明确的致病因素,其引发的慢性炎症会刺激胃黏膜细胞异常增殖,形成息肉。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息肉风险。此外,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剧胃黏膜损伤,而家族遗传史则使部分人群更易患病。例如,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与APC、KRAS等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哪些胃息肉需要警惕癌变?

并非所有胃息肉都会癌变,但存在以下特征的息肉需重点关注:

从大小来看,直径超过 1 厘米的息肉癌变风险明显升高。研究显示,直径>2 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超过 50%。

从形态来说,表面粗糙、不规则、伴有糜烂或出血的息肉,比表面光滑、形态规则的息肉更危险;带蒂(有细长 “根部” 连接胃壁)的息肉相对无蒂(直接附着在胃壁)的息肉癌变风险略低,但无蒂腺瘤性息肉仍需高度警惕。

从生长速度判断,定期复查时发现息肉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如半年内直径增长超过 0.5 厘米),需及时进一步检查,排除癌变可能。

从伴随症状而言,若息肉引起反复胃痛、胃胀、黑便(提示出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可能已出现黏膜损伤或恶变倾向,需立即就医。

胃息肉的典型症状与发现时机

多数胃息肉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当息肉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若息肉表面糜烂或出血,还可能出现黑便、贫血等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症状与息肉的癌变风险并无直接关联。有些体积微小的腺瘤性息肉虽然无症状,却可能在悄然进展;而一些较大的增生性息肉即便引起不适,癌变可能性也很低。因此,无症状不等于无风险,定期检查比依赖症状判断更可靠。

胃息肉的检查与诊断方式

胃镜检查是发现和诊断胃息肉的 “金标准”。它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清晰显示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和形态,还可在检查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技术发展,无痛胃镜已广泛应用,患者在镇静状态下完成检查,舒适度大幅提升。对于害怕胃镜的人群,胶囊内镜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它无法进行活检和治疗,发现异常后仍需胃镜进一步确诊。

建议以下人群主动进行胃镜检查:有胃癌家族史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者;既往发现过胃息肉者;年龄超过 50 岁且有胃部不适症状者。

胃息肉的治疗原则与随访管理

发现胃息肉后,并非所有息肉都需要立即切除。对于直径小于 0.5 厘米、无症状的增生性息肉,可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停用不必要的药物等方式观察随访,每 1-2 年做一次胃镜复查即可。

若息肉直径超过 0.5 厘米,或病理证实为腺瘤性息肉,建议在胃镜下进行切除。目前常用的内镜下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1%。术后需根据息肉类型和切除情况制定随访计划:腺瘤性息肉术后第一年需复查胃镜,若无异样,之后可每 2-3 年复查一次;增生性息肉术后若无特殊情况,每 2-3 年复查一次即可。

胃息肉的预防与日常养护

预防胃息肉,需从生活习惯入手。首先,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关键,它不仅能降低增生性息肉的发生风险,还能减少胃癌的发病概率。其次,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过量质子泵抑制剂,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饮食上,减少腌制、熏烤、油炸食品的摄入,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和致癌物会刺激胃黏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减少精神压力,也能降低胃黏膜的慢性损伤风险。

总之,胃息肉虽常见,但只要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能有效规避癌变风险。定期胃镜检查不是负担,而是守护胃部健康的重要防线。若你属于高危人群,或已发现胃息肉,切勿忽视随访和治疗,及时与消化内科医生沟通,才能让 “小息肉” 不再成为健康隐患。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