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我们满怀期待地钻进被窝,渴望在柔软的床铺上进入甜美的梦乡。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夜晚并非是宁静的港湾,而是一场与睡眠障碍的艰难搏斗,其中,夜间呼吸暂停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午夜凶铃”,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我们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
1.什么是夜间呼吸暂停?夜间呼吸暂停,医学上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睡眠障碍。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呼吸会时不时地“罢工”,停止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开始。这种呼吸暂停现象每次持续的时间可以从几秒到几十秒不等,一个晚上可能会发生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夜间呼吸暂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如鼻腔、咽喉等部位)在睡眠时发生塌陷或阻塞,导致空气无法顺利进出肺部。想象一下,我们的呼吸道就像一条通道,当通道被堵塞时,气流就无法通过,呼吸自然也就停止了。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则是因为大脑的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出现异常,不能及时发出呼吸指令,使得呼吸肌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呼吸暂停。
2.夜间呼吸暂停的危害不容小觑夜间呼吸暂停会频繁打断我们的睡眠周期。每次呼吸暂停发生时,身体会处于一种缺氧的状态,大脑会感知到这种危险信号,从而将我们从深度睡眠中唤醒,以恢复呼吸。这种频繁的觉醒虽然可能我们自己并没有完全清醒过来,但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使我们无法进入深层次的、恢复体力和精力的睡眠阶段。长期下来,我们会感到白天精神萎靡、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夜间呼吸暂停会导致身体在睡眠期间反复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缺氧状态,身体会启动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的高血压和心率异常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增加患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患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数倍。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干扰我们的代谢功能。身体在睡眠期间会进行一系列重要的代谢活动,如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而夜间呼吸暂停导致的睡眠紊乱会打乱这些代谢过程,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它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因为肥胖又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3.哪些人容易患上夜间呼吸暂停?肥胖人群:肥胖是导致夜间呼吸暂停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会堆积在颈部和咽喉部位,使得上呼吸道变得狭窄,容易在睡眠时发生塌陷和阻塞。据统计,肥胖者患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出很多。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肌肉会逐渐松弛,上呼吸道的肌肉也不例外。这使得中老年人在睡眠时更容易出现上呼吸道塌陷的情况,从而导致呼吸暂停。此外,中老年人还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增加患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男性:男性患睡眠呼吸暂停的几率通常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理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关。男性的颈部相对较粗,上呼吸道更容易受到压迫。而且,男性中吸烟、饮酒的比例较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患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
4.如何应对夜间呼吸暂停?对于中重度的夜间呼吸暂停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CPAP设备通过一个面罩向患者的呼吸道持续输送一定压力的空气,就像一个“空气支架”,可以撑开塌陷的上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从而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虽然一开始使用CPAP设备可能会有些不适应,但只要坚持使用,大多数患者都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和身体状况。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也可能是必要的。例如,对于存在明显的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等)的患者,通过手术矫正这些异常结构,可以扩大上呼吸道的空间,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