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四季护心指南:心脏康复的节气养生秘诀 - 数字报刊系统 慢阻肺:从根源到控制的全方位解读 疝气术后总担心复发?这 5 个避免腹压高的动作要记牢 烫伤后涂牙膏、冰敷?急诊医生:这 4 个错误处理正在加重伤害 肺癌早期信号藏在哪? 四季护心指南:心脏康复的节气养生秘诀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季护心指南:心脏康复的节气养生秘诀

来源: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     作者:燕霞

心脏作为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生命质量。中医理论强调“天人相应”,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与四季阴阳变化密切相关。

1.春季护心节气特点:惊蛰至谷雨期间,阳气升发,肝木之气旺盛,易形成“肝火扰心”的病理状态。饮食调养:遵循“清补润燥、健脾疏肝”原则。推荐银耳百合莲子羹(银耳20g+鲜百合30g+莲子15g),文火炖煮2小时,可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春笋炒木耳(春笋200g+黑木耳50g+枸杞10粒)富含膳食纤维,适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人群。忌食生冷海鲜、冰镇饮品,避免损伤脾阳。运动干预:选择八段锦“摇头摆尾式”锻炼带脉与足厥阴肝经,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可疏通肝胆气机,改善心肌供血。冠心病患者运动强度以心率≤(170-年龄)次/分钟为安全阈值。

2.夏季护心节气特点:小满至大暑期间,湿热交蒸,心脏负担加重。高温环境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易引发血压波动和心肌耗氧量增加。饮食调理:以清热解暑、益气养阴为主。推荐绿豆百合粥(绿豆50g+鲜百合30g+粳米100g),可清心除烦;苦瓜黄豆排骨汤(苦瓜200g+黄豆50g+排骨150g),具有降脂稳压作用。忌食肥肉、动物内脏、冰淇淋等高脂高糖食物。防暑降温:保持室内温度26~28℃,避免正午外出。外出时佩戴遮阳帽、携带清凉油,预防中暑。夏季出汗多致电解质流失,建议每日适量饮含钠、钾等的饮品,如500ml温开水中加一勺糖和少量盐制成的淡糖盐水补电解质。起居调节:遵循“夜卧早起”原则,保证7~8小时睡眠。午间小憩30分钟,可降低冠心病发作风险。

3.秋季护心节气特点:白露至霜降期间,昼夜温差达10℃以上,血管收缩功能易受影响。中医认为“秋燥伤肺,肺金克肝木”,需警惕肺燥引发的心悸、胸闷症状。饮食调养:以滋阴润燥、健脾益肺为主。推荐梨汁甘蔗饮(雪梨200g+甘蔗150g榨汁),可清热生津;百合莲子粥(百合30g+莲子15g+粳米100g),养心安神效果显著。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如火锅、烧烤。穴位保健:每日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50次,可调和气血;在心俞穴(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拔罐,每周1次,每次10分钟,可疏通经络。运动指导:选择登高、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着凉。

4.冬季护心节气特点:冬至至大寒期间,寒邪主令,血管收缩明显。中医认为“寒凝血脉,心阳受损”,需重点防范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急症。饮食温补:以温热滋补、补肾益心为主。推荐红枣枸杞粥(红枣10枚+枸杞15g+粳米100g),可补气血、养心神;羊肉当归汤(羊肉200g+当归10g+生姜3片),具有温阳散寒作用。忌食生冷食物,如螃蟹、苦瓜。中药泡脚:使用川芎15g、丹参10g、香附10g煮水泡脚,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艾灸疗法:在心俞穴、内关穴进行艾灸,每周2次,每次15分钟,可温通经络、补益心阳。需注意火候控制,避免烫伤。

5.情绪管理药物调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情绪管理: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可通过书法、绘画等静态活动转移注意力。作息规律:春季早睡早起助阳气升发;夏季适当晚睡早起且午休补眠,避免劳累;秋季早睡顺应阳气收敛,早起舒展肺气;冬季早睡晚起,日出后活动以避寒养阳,顺应自然阴阳。定期监测:心脏康复患者需每月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脏康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结合节气特点进行动态调整。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情志调节和中医特色疗法,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心脏康复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实现“天人合一”的护心目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