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1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织就群众身心健康防护网 - 数字报刊系统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织就群众身心健康防护网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织就群众身心健康防护网

作者:○ 本报通讯员 吴玉婷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坐落于贵阳市新添大道南段206号,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甲医院。2025—2027年国家健康委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省二医认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关键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的系列举措落地增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梯队培育、预防关口前移、科普全域覆盖等维度同步发力,织就一张身心健康防护网。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健康服务根基

省二医始终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推进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医务人员自觉将保证人民心理健康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

在省二医党委统一部署下,医院持续加大精神卫生资源投入与优化布局,启动贵州省精神卫生和心理防治中心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4369平方米,以及老旧设备更新、老旧病房改造项目,不断优化就医环境,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省二医紧紧围绕“黔进先锋·贵在行动”总载体,在落实“三心两强”党建品牌创建基础上,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在医院入口、门诊大厅等关键人流密集区域进行“暖心导医”“安全卫士”志愿服务,深入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工作,开展“心语心愿”及青年岗位大练兵等活动,百余名党员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风采。

在党建引领的服务理念中,“基层不是被动等待的服务区,而是主动攻坚的战场”。为此,省二医牵头组建贵州省心理健康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先后举办6站贵州省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全省巡回培训活动、7届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诊疗培训班及5届压力管理培训班,承办召开西部六省(区、市)第九届精神卫生机构管理大会,与61家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建立合作,对8家院校、5家社区开展帮扶,8家地州级医疗机构就开设心理门诊等事宜进行专门座谈指导,推动区域内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省二医参与起草的《贵州省精神卫生条例》自2024年10月10日正式施行。2019年以来,省二医与贵州省公安厅监管总队强制医疗合作,为省内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的强制医疗服刑人员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在规范收治、科学管理等方面创造了“贵州模式”,受到公安部监管局的认可并向全国推广。深入推进党建促乡村振兴,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义诊活动,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我院将以精神卫生服务年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作风建设重要性,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日常诊疗服务各环节,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钉钉子精神’提升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覆盖面和人文关怀,使优质高效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纵深推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政治保障和纪律根基,共同推进我省精神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省二医党委书记敖剑说。

聚焦群众需求

提升专科能力质效

对于提升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能力而言,专科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当前,省二医开放床位1200余张,建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立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临床心理、成瘾医学科、睡眠医学科、精神康复学科五大亚专科,成立“贵州省精神疾病合并代谢障碍中心”,老年精神科、临床心理科获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中国心身医学整合诊疗中心”认证。

作为贵州省精神卫生中心、贵州省精神医学专业(重症)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省二医紧紧围绕“精神专科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相关医疗机构普遍开设心理门诊、睡眠门诊等,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增强群众获得感”等工作目标,先后成立学习障碍、心境障碍、双相障碍、心理咨询、成瘾医学、老年焦虑抑郁等十余个特色专科门诊,开设有周末门诊、夜间门诊等便民门诊。

同时,省二医积极发展中医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甲状腺外科等特色科室,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推广床旁结算、自助机操作、公众号缴费、灵活现场增设诊室、号源等服务,满足省内外多地精神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的多样化诊疗需求。

今年,省二医总门诊量同比攀升12.1%,周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率达93.59%,累计收到患者锦旗、感谢信106件,精神学科转到综合学科进行诊疗的人次与中医治疗参与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心理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常与睡眠障碍、营养失衡、神经递质甚至内分泌紊乱相关联。我院实施从各科单兵种作战向多学科协作医学模式的转变打破了‘头痛医头’局限,从内分泌、神经、免疫、代谢等多方面寻找病因。”省二医院长徐寒松表示,2025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医院持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落实精神卫生服务年各项任务,全力推进区域协同与医防融合,提升全省精神专科机构服务与管理水平,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新需求。

23岁的芝芝(化名)是一名刚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在芝芝看来,目前的人生都很顺利,在有爱的家庭中成长,学习算不上佼佼者,也凭借自身努力迈入大学,找工作也未曾碰壁一举成功。就在芝芝畅想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工作重压之下,芝芝开始出现精神异常,情绪波动大、躯体不适等症状。医生根据芝芝症状,诊断其为双相情感障碍,而进一步的病因检查发现,其精神问题与内分泌改变有一定关系。

通过精神学科、内分泌科、中医多学科综合治疗,芝芝躯体不适感明显减轻,精神异常症状缓解。“工作期间,我情绪时而低落时而兴奋,还经常出现心慌胸闷却查不出原因,没想到在省二医找到了答案,这里的医生不仅治身体,更懂我的心结。”芝芝感慨。

一桩桩,一件件,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都是省二医积极践行《“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精神,落实“身心同治”理念的生动缩影。

厚植人才沃土

赋能精神卫生事业

功由才成,业由才广。硬件是基础,人才方是核心。今年5月,省二医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签署精神专科医联体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开展行政指导下柔性引才以及人才团队培养工作。从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到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激励措施,给予人才绿卡、人才津贴、协助做好子女基础教育保障等服务。进一步完善建立选人用人机制,全面实行“同工同酬”制度等方式,营造识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省二医现有在职职工1090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42人;正高级职称50人,副高级1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人,“千”层次高层创新型人才3人。

人才梯队的建设既要“外引”,更要“内培”。省二医始终秉承“以医疗为根本、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导向、以管理创新为动力”的四位一体发展策略,制定一系列科研、教学激励政策,促进医教研。

省二医依托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遵义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地、贵州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贵州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硕/博士生联合培养单位,遵义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贵州省多所高校实习、见习基地身份,积极发挥专家名医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传帮带”机制,接收培养实习生、见习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精神专科护士等不同类别人员。近年来,累计培养实习生1195人、见习生543人、本科生103人、研究生59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126人、省内外进修生183人、精神专科护士281人、内科医师转岗精神科医师1000余人,从源头上储备精神卫生专业人才,打破精神科医师短缺的瓶颈。

在科研方面,省二医近3年发表论文共184篇。其中,SCI56篇,核心57篇,普刊71篇。科研项目共5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9项、市厅级课题46项;重点学科2项,有力助推了全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预防关口前移

构建全民心理韧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病后治疗到病前预防,医院正将精神卫生服务延伸至社会肌理的最末梢。

一直以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都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省二医与多所学校建立长期合作联盟,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百余次,组织义诊活动百余次,覆盖超60万人次。据了解,该院持续深化医教共建合作机制,不仅将心理健康服务送进校园,更创新开展举办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培训班,提升教师前端识别能力,已有2800余名教师参与,将专业知识带回校园。

预防的触角同样伸向社会各类群体。省二医积极探索创新“走进去”与“请进来”模式,开展5期“走进心灵·共筑健康”医院开放日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实地参观—互动交流”三位一体模式让社会各界人士“零距离”探索精神医学,服务200余人次,增进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覆盖性;举办首届旅医项目,通过自然疗愈协同心理治疗方式,助力亲子关系从“碰撞”走向“共鸣”共筑心理健康防线。充分发挥“12356”心理援助热线作用,健全制度标准体系,优化接听流程,已免费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1523人次。结合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14次科普宣传、主题义诊活动,惠及人数达2000余人,助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体现作为省级公立医院的职责使命与担当。

将预防关口前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关键。其中,有内涵、接地气的医学科普便架起了全民参与的桥梁。

在省二医,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健康科普作品创作中,今年累计获取202件作品,聚焦产后抑郁、睡眠障碍等热点推出图文、视频、动漫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原创高质量科普作品100余条,营造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奋楫扬帆逐梦行,勇立潮头谱新篇。未来,省二医将持续推进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自觉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夯实临床学科整体实力,创新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行动,引导公众认识到精神疾病可防可治,提高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的自我调适能力,减少社会歧视和病耻感,身心同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第一部分配图).jpg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

(第二部分配图).jpg

聚焦群众看病排长队问题,多举措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第三部分配图).jpg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与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签署新一轮对口帮扶协议。

(第四部分配图).png

举办“走进心灵·共筑健康”医院开放日活动,“零距离”探索精神医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