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起,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全面升级了。
在珠遵协作项目资金的大力支持下,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精准定位”功能全面升级,为院前医疗急救装上了“千里眼”和“导航仪”,还增加了多种报警方式,显著提升响应速度和运行效率。
不断“进化”的遵义120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120”只是拨打电话那么简单。然而在这看似简单三个数字背后,是遵义市急救体系不断完善和升级的结果。
1995年,遵义市开通“120”急救呼叫号码。
2020年,遵义市级财政投入400万元,启动建设全市医疗紧急救援集中调度平台。
2021年6月,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集中调度平台建成投用,率先在全省开创了市、县、乡三级统一指挥调度的先河。实现了全市15个县(市、区)253个乡镇全覆盖。
今年7月起,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又全面升级了。
在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调度大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284家医疗机构485辆救护车的实时状态。大厅座席上,调度员们迅速接起每一通求救电话,并同步在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中熟练地进行操作。“升级的地方很多,特别是融合了“手机高精度定位”“短信定位链接”“‘遵义120’公众号地理信息共享”这三大核心定位技术,它们让求助者的定位更准确、精准了。”调度员一一指出系统升级后的不同之处。
它们是“千里眼”和“导航仪”
“如今,无论患者身处何地,只需拨打120,调度系统即可借助三大定位技术迅速锁定其位置,并为救护车规划最佳行驶路线,显著缩短救护车到达时间。”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指挥调度科信息工作人员刘雪峰介绍,“手机高精度定位”主要适用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在手机定位权限开启且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报警者位置,这是最为便捷的方式。若手机信号较弱或手机功能不支持定位,则可采取“短信定位链接”方式,报警者点击链接后,会进入一个网页,无需下载APP或安装其他软件,即可上传实时位置,并能修正位置的精准度。此外,患者还可在“遵义120”公众号中提前录入个人健康档案,遇紧急情况时,通过公众号的一键呼救功能进行呼救,系统将显示其准确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
新升级带来的是大改变。过去,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采取的是基站定位,误差往往在几百米到几公里之间。现在手机高精度定位之后,精准度可以达到10米以内。同时,调度员接警时间变短,以前经常需要用1至3分钟询问患者地址,录入地址信息,现在地址自动上传,调度员基本在30秒以内就能完成。快速完成调度,也让救护车响应时间显著缩短,大幅提升了急救效率。
特殊人群也能自行报警
除了定位技术的升级,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让求助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针对特殊人群增加了报警方式,不方便拨打120电话时,也能有适合自己的报警方式。
刘雪峰拿起手机打开“遵义120”公众号,展示了新增的报警渠道。点击进入公众号的急救便民服务,就显示有一键呼救、视频呼救、听障人士呼救等。
“针对听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可以用听障人士呼救以及一键呼救报警。”刘雪峰说,大家也可以通过视频呼救的方式报警。这一报警渠道,在报警的同时,还能为呼救者提供实时的视频指导,在救护车到达前的黄金抢救时间,科学地为患者进行急救,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据了解,本次遵义市120统一指挥调度系统升级,于今年3月开始实施,7月完成验收。
“本次系统升级,得益于珠遵协作项目支持,项目总投入249万元。”遵义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主任张中权表示,这次升级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急救流程的一次全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