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8月0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肠癌筛查:简单检查救一命 - 数字报刊系统 胃溃疡反复,饮食调理的黄金法则 小儿斜颈,康复训练怎么做? 甲状腺有问题?这些检查不可少 肠癌筛查:简单检查救一命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肠癌筛查:简单检查救一命

作者: 广西医大开元埌东医院 陈志超


肠癌,即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排名第四的恶性肿瘤。令人痛心的是,约6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此时五年生存率不足20%。但若能在早期发现,这一生存率可大幅提升至90%以上。肠癌之所以“狡猾”,是因为其早期症状常被忽视。比如便血,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排便习惯改变,像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能被归咎于压力或饮食问题。实际上,癌细胞从息肉发展为肿瘤,通常需要5 - 1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期内,若能通过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就有机会将癌症扼杀在萌芽状态 。

 

肠癌筛查:为何必须做?

 

肠癌筛查意义重大,其背后有着清晰的底层逻辑与极高的“性价比”。肠癌并非骤然出现,而是遵循“正常黏膜→腺瘤性息肉→癌变”这一渐进过程,这一特性为筛查创造了宝贵的窗口期。通过定期检查,医生能切除息肉,阻断癌变路径,还可发现早期癌灶并借助微创手术根治。早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受大影响,晚期患者却要承受化疗、放疗之苦,生存期也大幅缩短。

 

普通人如何筛查?——分步指南

 

1.基础筛查:

 

肠癌筛查的第一步,不妨从“便便”开始。大便隐血试验(FIT)操作简便,只需留取少量粪便样本(类似尿常规取样),无需空腹或特殊准备。若结果呈阳性,提示粪便中存在微量血液,需进一步检查;阴性则建议每年复查。这一方法无痛无创,是40岁以上人群年度筛查的理想选择。若追求更高敏感度,可考虑粪便DNA检测,通过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DNA片段,提前发现癌变风险。但需注意,此方法需专业机构操作,费用约500-800元,建议1~3年筛查一次。

 

2.精准筛查:

 

对于高风险人群或基础筛查阳性者,肠镜是不可或缺的精准筛查手段。检查时,医生将一根带摄像头的软管(直径约1厘米)从肛门进入肠道,直视黏膜表面,发现息肉或癌灶时可直接切除或取样。虽然术前需服用泻药清洁肠道,检查后需观察有无出血或穿孔,但肠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无可替代。特别是FIT或粪便DNA检测阳性者、有家族史(直系亲属患肠癌)或高危因素(长期吸烟、肥胖、糖尿病)者,以及年龄超过40岁者,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3.特殊人群筛查:

 

对于有肠癌家族史者,若直系亲属患肠癌,建议从40岁或比家族最年轻患者早10年开始筛查,以尽早发现潜在风险。而慢性肠炎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由于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癌变风险较高,需缩短筛查间隔,甚至每年复查肠镜,以确保肠道健康。

 

筛查结果阳性怎么办?——别慌,这样应对

 

面对肠癌筛查结果,需保持冷静分析,避免过度恐慌。例如,FIT(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并不等同于肠癌,可能由痔疮、肛裂或饮食因素(如红肉摄入过多)引起,需通过进一步肠镜检查确认;肠镜发现息肉也不意味着癌变,多数息肉为良性,切除后定期复查即可。同时,应科学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与治疗,避免因低价广告选择非专业机构而导致漏诊或过度治疗。对于复杂病例,建议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消化科、肿瘤科、影像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诊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预防与生活方式建议

 

饮食是肠道健康的基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关重要,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如苹果、香蕉)和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有害物质排出,减少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同时,需减少红肉与加工肉类的摄入,香肠、腊肉、烧烤等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亚硝胺,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肠癌风险,建议每周食用此类食物不超过3次。

 

运动和戒烟是维护肠道健康的两大法宝。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显著降低20%~30%的肠癌风险。而吸烟则是肠癌的“隐形杀手”,吸烟者患肠癌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30%~40%,因此,戒烟刻不容缓,且戒烟后风险会逐渐下降。

 

定期体检是发现肠癌早期病变的关键。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FIT(大便隐血试验)或粪便DNA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肠道异常。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或长期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者,更需遵医嘱缩短筛查间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有效提高肠癌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肠癌筛查并非“多此一举”,而是关乎生命质量的“必答题”。从一滴粪便样本到一次肠镜检查,简单的步骤背后,是现代医学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一次筛查的费用,远低于一场癌症治疗的代价;一次早诊的勇气,可能换来一生的安康。从今天起,为你的肠道“上把锁”,让健康更有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