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下发《实施“942”计划全面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为核心目标,通过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优化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工作方案提出,聚焦省级龙头医院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登峰计划”,充分用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和省外高水平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围绕疑难重大疾病诊疗和关键技术领域,遴选我省在西南地区排名相对靠前、基础较好的部分专科进行重点培育,明确建设名单和候补名单,定期开展成效验收,建立“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机制,到2027年,建成9个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行业影响力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专科;聚焦省市两级三甲医院(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攀峰计划”,充分用好国内高水平三甲医院与我省建立的帮扶关系,围绕我省特色技术和部分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遴选省内排名相对靠前、基础较好的部分专科进行重点培育,明确建设名单和候补名单,定期开展成效验收,建立“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机制,到2027年,建成40个在医疗技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行业影响力等方面达到西南地区先进水平的重点专科;聚焦市县两级医院实施“筑峰计划”,充分用好区域医疗中心共建、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地域+领域”帮扶关系,围绕群众就诊量大的日常疾病,打造200个符合基层看病就医需求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推进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重点提高市县两级医院的诊疗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使基层群众能就近获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工作方案明确,要推进亚专科精细化建设,开展个性化的诊疗服务,持续探索创新诊疗技术,提升医疗质量、诊疗效果及精准施治能力;要理顺临床专科管理流程,完善科室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发展运行机制;要将专科能力建设充分融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健全专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老中青”梯队,注重培养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要聚焦外转率较高病种和群众急需的健康问题,加强市域、县域优势专科建设;要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加强AI辅助决策、传感技术、机器人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探索实践。(本报记者 马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