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8时30分,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以下简称“贵州医院”)内科二病区一派繁忙:北京积水潭医院派驻专家、贵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志新正带领团队查房,与医护人员细致交流着患者病情、调整用药方案等。
如今,该院内科二病区53张床位,全部“满员”。这与2022年贵州省骨科医院白云院区内二科形成了对比,彼时内二科刚起步。
早在2022年初,记者曾对当时的贵州省骨科医院白云院区内二科进行过探访,对该科室规范化开展消化、代谢类等疾病的规范化治疗进行过专题报道。时隔三年半,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贵州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专科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京黔专家团队的协同推进下,作为综合科室的内科二病区,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优化服务质量,为全院其他骨科临床科室提供了有效助力,为守护贵州乃至西南片区群众健康贡献着力量。
“内分泌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的调控机制,其涉及的疾病种类繁琐,且往往与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这种复杂性需要我们在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时,关注交叉学科,多学科融合发展。”王志新说,在派驻贵州医院工作的近四个月时间里,在北京总院内分泌科的指导下,她和科室同仁们与其他学科团队携手不断攻克疑难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构建“精准诊疗生态圈”。
跨越 从“单一诊疗”到“多学科协同”
每日查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生活方式的转变,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及老龄化社会加剧等多重影响,内分泌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其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等,他们不仅涉及传统的内分泌学科,还与骨科、创伤、运动医学、营养科、影像科等学科密切相关。
据中国疾病与控制中心营养所和慢性病中心多年来监测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我国总人口的10%,人数突破1.4亿人次,为此,糖尿病可谓是代谢类的核心疾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而甲状腺疾病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参与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多个生理过程,同样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作为内科学内分泌学博士,王志新学医、从医至今已有22年时间,她在糖尿病尤其是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肥胖、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及围手术期内分泌疾病诊疗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今年3月初,她从北京积水潭医院来到贵州医院开启为期六个月的派驻工作。
“贵州医院内二科已细分消化、代谢、风湿免疫及肾内科等四个专业方向。”王志新表示,骨科首诊患者中,约30%合并代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明显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高得多;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感觉减退和运动障碍;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造成骨关节营养障碍,使骨关节受损伤或感染,因此会造成关节面、关节囊破坏和骨质病变。此外,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也格外重要。大多数患者出现关节不适或者疼痛等现象时,首先想到就诊于骨科相关门诊,但经过综合评估,可能会发现患者有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等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就这样,患者被转诊至内分泌科进行调整。
鉴于这种临床的复杂性,倒逼学科走向融合,这也是多学科协作的关键场景。今年,贵州医院内分泌科与多学科联合诊疗,成功解决多例疑难病例。
联手 多学科联合 破解“罕见病困局”
今年,贵州医院内二科与其他临床科室联合诊疗的与磷代谢有关、与钾代谢等有关的疑难病例,取得了很大的临床效果。
6月初,年轻患者刘鑫(化名)因身体乏力、夜尿增多等问题来到贵州医院就诊。门诊的首诊医生仔细了解患者情况,患者相对较年轻,除了身体乏力、夜尿增多,在进一步检查中,发现刘鑫有11年高血压病史,并伴有低血钾的症状。
是什么原因让刘鑫出现这些病症?经过完善入院检查,进行血液激素水平检测和肾上腺CT检查,发现患者左侧肾上腺存在一个腺瘤,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多学科会诊,诊断为左侧肾上腺醛固酮肿瘤。
对于患者来讲,确诊肾上腺醛固酮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进行正确诊疗,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确诊左侧肾上腺醛固酮肿瘤后,首先将患者的血压和血钾控制到理想程度,再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腺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由于醛固酮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给手术和麻醉增加了很多风险。经过对患者补电解质,控制血压等术前调整和评估麻醉风险等一系列准备后,于2025年6月底在多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对患者顺利完成了肾上腺醛固酮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在术后的随访中,患者乏力症状消失,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已停用降压药物。通过切除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达到了治愈的目标。
王志新介绍,肾上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腺体,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对维持生命活动及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醛固酮肿瘤的典型症状包括高血压伴有低血钾。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是一种肾上腺良性肿瘤,但由于能分泌醛固酮,导致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 Na+的重吸收增加,而更多K+则随之排出体外,从而导致高血压、低血钾的情况。患者的血压通常为轻至中度持续性增高,可能伴有头痛等不适症状,还会导致患者感到四肢无力、软瘫,低血钾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会出现多尿。
肾上腺醛固酮肿瘤是一种较为少见但可以治愈的内分泌疾病,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治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肾上腺疾病起病隐匿,往往早期可能只表现高血压,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为发病率更高的原发性高血压,而导致诊治的延误,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本例患者是单侧肾上腺醛固酮肿瘤,若是双侧肾上腺增生或腺瘤,那还要进一步进行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检测,以明确有分泌功能的病变部位究竟在左侧还是右侧。
近年来,随着贵州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治疗率呈直线上升,其学科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门诊首诊→内分泌代谢评估→影像科精准定位→外科手术干预→术后用药及随访,贵州医院多学科联合,不断实现内分泌系统的罕见疾病科学化、规范化诊疗。
提升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
为保障诊疗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贵州医院内二科大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与技术升级。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派医护人员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等进修学习;每周五,贵州医院内二科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都进行联合“大查房”,线上就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对最新文献进行综合学习,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团队多次来贵州医院进行指导,针对扩大病源、规范围手术期内分泌疾病管理、建立骨质疏松专病门诊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贵州医院也多次与省内大型三甲医院联手开展内分泌疾病及骨代谢疾病MDT学习班,多学科交流,深入剖析内分泌及骨代谢相关疾病的诊疗、最新进展及其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跟跑”到“并跑”,贵州医院内分泌学科的蜕变,正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强学科、促均衡”的生动缩影。随着多学科融合的深入,这家扎根贵州的京黔合作医院正以内分泌代谢疾病为切入点,构建“防—诊—治—康”一体化服务体系,为西南地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保障。